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三國之四世三公> 第五四三章 糜竺獻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四三章 糜竺獻計 (2 / 2)

“曹操興兵侵犯徐州,意為替父報仇,實則卻是覬覦我徐州領土。刺史當日已寫書信傳給曹操,言其父之事乃是張闓見財起意,這才對其父下毒手。然則。曹操卻不聽刺史解釋,依然大舉入侵,攻伐屠城,可見曹操用意昭彰,乃是為我徐州而來。若是不攻下徐州,想讓曹操退兵,怕是極為艱難。不過,屬下如今卻有一計,或可令曹操退兵。”

卻說糜竺和陶謙有仇,糜家險些被陶謙搞得家破人亡。糜竺就算是聖人,也不會好心到幫陶謙退敵,那麼。現在糜竺跳出來又是什麼原因?

原來,當初糜竺前往渤海郡,已經暗地裡投效袁常。只是,袁常為了讓一些事件不至於偏離原本的軌道,故而讓糜竺返回徐州,待機而行。當時,袁常就跟糜竺說了曹操會興兵進攻徐州,而袁常讓糜竺做的事情,就是在劉備面前展現一下自己的能力。從而被劉備看重,然後暫時的呆在劉備麾下。當時。糜竺並不相信袁常所說的事情,不過。他既然選擇投效袁常,對於袁常的安排自然不會反對。而後來所發生的事情與袁常預料的並不差別,糜竺震驚之餘,對於袁常自然是更加信服,也暗自堅定了跟隨袁常的心思。而今日他跳出來,自然是為了在劉備面前展現自己的能力。否則,他才不會吃飽沒事幹去幫助陶謙退敵。

“子仲,不知是何計策,速速說來!”

得到意外的驚喜,陶謙自忖這幸福來的太過突然,他是一點準備都沒有。當下,激動的陶謙從自己的位置站了起來,跑到糜竺跟前,拉住糜竺的雙手,熱情的詢問到。

“是!”

糜竺顯得恭敬的應了一聲,接著說道:“昔日諸侯聯盟討董之時,劉平原與曹操交情不俗,也極得曹操看重。既然如此,刺史何不讓劉平原書信一封給曹操,從中和解,或可以言語令曹操退兵。此外,曹操此次出兵的糧草輜重,可由我徐州負責。屬下不才,願獻上十萬石糧草,以解我徐州危機!”

“子仲真乃忠義之士,若我徐州上下皆如子仲這般,又何愁曹操來犯!”陶謙拉著糜竺的手,極為激動的說道。

對於糜竺的建議,陶謙沒什麼想法,陳登和劉備二人卻是極為不解。曹操擺明了是衝著徐州的領土而來,難道憑藉劉備當初和曹操的那一點關係,就指望讓曹操退兵,糜竺是不是想的太天真了?

當然,並非是糜竺太天真,而是糜竺是個知情人士。

作為袁常的屬下,而袁常又知道糜竺的品性,自然不會將自己的安排隱瞞。故而,糜竺當然是知道呂布會趁著曹操進攻徐州的時候,在曹操的老窩發動戰爭。最後,曹操也會因此而退兵。所以,糜竺獻上此計,不僅展現了自己的才能,還讓劉備見識到了自家的財力。以劉備如今的落魄處境,又豈會不上鉤。

陶謙並不知道糜竺的想法,要是知道的話,他必然會吐血三升,提前結束他那並沒有多少時日的性命。

“玄德,子仲此計吾以為甚為有理,不知玄德是否願意出力?”

“哼!”

不過,劉備還沒有回答陶謙的話,站在劉備身後的張飛,卻是先冷哼一聲,一臉不屑目光的看著眾人。

“徐州上下帶甲士兵數十萬,曹操區區十萬兵馬,又何須懼之?某不才,願借一萬兵馬,必取曹操首級獻於陶刺史跟前。”

張飛如此說話,自然是將在場眾人給得罪了。

這麼多人都沒辦法解決的問題,張飛就想憑藉一萬兵馬解決曹操,這豈不是在說他們是廢物?只不過,張飛畢竟是劉備的兄弟,又不是徐州的官員,他們雖然充滿了怒氣,卻也沒有斥責張飛的理由。

“本刺史知道張都尉勇猛無敵,然則,此事亦非兒戲!”

陶謙先是稱讚了張飛一句,而後又冷淡的說了一句。陶謙的話看似是在稱讚張飛,但是,在場的明白卻是聽出來陶謙譏諷張飛不知天高地厚。張飛不過區區一個都尉,也就是掌管千人的職位,如今卻妄想統率一萬士兵出戰,不是不知天高地厚,又是什麼?而且,如今聽了糜竺的建議,陶謙又哪裡願意和曹操開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給張飛一萬兵馬,也是他徐州計程車兵。若是敗了,挫動徐州將士計程車氣,到時士氣低糜,反而會堅定曹操攻下徐州的信心;即便張飛出戰能勝,只是勝了一場又有什麼用?又不能徹底解決曹操,至於張飛說取下曹操首級,陶謙也只是聽聽罷了,不會當真。張飛戰勝,殺了曹操計程車兵,必然會更加刺激曹操,到時候再想跟曹操和談,那就更加不可能了。加上陶謙跟曹操多次戰鬥,沒有勝利過一次,陶謙也沒有和曹操對抗的勇氣了。因此,於情於理,陶謙都不會答應出兵的提議。

“翼德,莫要妄言,速速退下!”

劉備察言觀色的能力自然不差,這也是為何他顛沛流離在各勢力之間,都能得到勢力主的禮遇。他從陶謙的神色之中已經看出陶謙的意思,雖然,劉備聽出陶謙在譏諷張飛,但是,如今寄人籬下,形勢比人強,他也只能忍下這口氣,將張飛斥退。當然,打心眼裡劉備是傾向於跟曹操開戰。

畢竟如今徐州境內沒有大將,也沒有將領敢跟曹操對戰。如此一來,也只有他們兄弟二人是出戰的最佳人選。到時,劉備豈不是能夠趁機從陶謙手中接手一部分的兵馬。只是,如今陶謙不願與曹操戰鬥,劉備自然只有壓下自己的心思。

“既然陶刺史有請,備焉有不從之理。”劉備拱手行了一禮,欣然答應了陶謙的請求。(未完待續。)

喜歡三國之四世三公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四世三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