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三國之四世三公> 第五零九章 話說張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零九章 話說張合 (1 / 2)

有許攸如此委婉動聽的勸諫,袁紹又哪裡還會想著對幽州出兵。只是,不得不說,袁紹果然還是那個尿性,註定是無法改變。

“子遠所言甚是!”

袁紹先是誇獎了許攸一番,緊接著話奉一轉,譴責到:“然則,承志終究乃是我弟,其欺騙我的行為,我不能不追究,否則,別人會如何看待於我?我這便遣使前往幽州,讓承志對此事做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不然,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至於袁紹如何個不客氣法,那就無人可知了。

“諸位,承志之事暫且放到一邊,如今朝廷已經下令讓我領青州和幷州,對於這二州的守將,諸位認為何人可以擔任?”

駐守一州,最適合的自然是將領,特別是有帥才的將領。一個州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戰事,倘若由一個謀士來駐守,又該由何人來抵禦敵人?畢竟歷史上像諸葛亮,司馬懿,周瑜這類能夠出謀劃策,又能統兵的謀士太少了。縱觀整個東漢末年到三國再到西晉這一段時間之中,也就諸葛亮,司馬懿,周瑜三人有如此才能,而姜維若非有諸葛亮的傳授,自然也做不到,而且,跟諸葛亮相比,姜維也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再看看袁紹麾下,最被袁紹器重的顏良、文丑二人,讓他們上陣殺敵那是自然沒有問題。只是,讓他們駐守一州,進行管理,那問題可就大了。袁紹麾下的每一個謀士,都很清楚,若是把如此責任交給顏良和文丑,那就相當於放棄一個州的治理了。而除了顏良和文丑,接下來排名的也就是張合和高覽了。

張合的能力毋庸置疑。連諸葛亮都甚為忌憚,在原本的歷史上,還是有著五子良將的身份。怎麼說,張合駐守一州都是綽綽有餘。至於高覽。歷史上對他的記載並不多,只是有一點是那是肯定沒有疑問的,那就是高覽素來都是跟隨張合,與張合同進退。其實,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高覽的能力應該也是不俗的。張合的能力已經不用說明了,既然如此,張合不與袁紹麾下最為出名的顏良、文丑二將交好。反而跟高覽交好,這難道沒有問題嗎?真想只有一個,那就是高覽的能力不弱,張合才會與之交好。歷史上張合是被諸葛亮設計害死的,而對於高覽的生死,似乎並無記載。在演義裡,高覽在征討汝南劉闢的時候,被趙雲一槍刺死,這顯然就有些不合理了。畢竟高覽能夠和許褚、徐晃戰的不分勝負,而且。在長坂坡之時,高覽還有過與張飛的戰鬥。征討汝南劉闢乃是在長坂坡之前,顯然演義裡的這段記載是不符合歷史的。

張合和高覽的能力自然是沒有問題。可惜,袁紹並不是很瞭解,或者說,張合和高覽二人根本沒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能。而且,對於張合和高覽的個人品行,也是褒貶不一。其根源還在於,張合和高覽二人臨陣投敵,這便成了他們二人難以洗刷的汙點。

官渡之戰時,烏巢被曹操突襲。袁紹派張合和高覽前去救援;而郭圖因為獻計失敗,便想要誣陷二人。於是跑到張合和高覽面前說。因為二人救援不及,導致烏巢糧草被毀。袁紹要砍他們二人的腦袋;另一邊,郭圖又跟袁紹說張合和高覽未能完成任務,畏懼之下想要投靠曹操。於是乎,袁紹就派親信士兵去查證,張合和高覽看到袁術派親信士兵前來,還以為是要來抓他們的,立馬就跑到曹操麾下投效。

這整個過程看似合情合理,其實存在了很多的疑問。

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郭圖曾經反駁了張合的計策,張合不是傻子,難道看不出郭圖對他的敵意?而這個時候,郭圖卻又跑出來跟他說袁紹準備砍他的腦袋,其實只要稍微想一想,就能發現其中的問題。況且,倘若心中坦蕩,跟袁紹當面對質,所有的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可是,張合和高覽偏偏沒有想過解釋,而是直接乾脆的就跑到曹操麾下去效力,很顯而易見的,張合和高覽其實早就有投靠曹操的想法,如今只不過是順水推舟罷了。或許,張合、高覽二人投效曹操的過程並沒有那麼複雜,只不過因為記載這歷史的乃是魏的史官,將張合和高覽美化了一番,才變得如此艱難曲折。

而至於張合和高覽為何有投效曹操的心思,其實,說白了也很簡單,那就是得不到重用。

顏良和文丑這個名字最早出現是在虎牢關討董之時,當時華雄攔路,諸侯麾下將領無人能擋,袁紹感慨一句倘若顏良和文丑在此,何至於此?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袁紹對顏良和文丑的看重。其後,但有戰事,顏良和文丑基本都陪伴在袁紹的左右,至於張合和高覽,卻鮮有說明。是個泥人尚且有三分脾氣,更何況張合和高覽,他們也想建功立業,封侯拜相,若是一直得不到重用,又談何實現理想,因此,在袁紹麾下鬱郁不得志的情況下,張合和高覽二人投到曹操麾下了。

袁紹對張合的不看重,最後可以追溯到烏巢的問題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時,曹操已經襲擊烏巢了,袁紹卻還在猶豫是否要派兵支援烏巢。於是,張合勸說:“曹操計程車兵英勇善戰,他們一定會擊潰淳於瓊等人。淳於瓊一旦失敗,那麼大將軍的大業就完了,您應該儘快帶兵援救。”

結果,郭圖立馬就反駁道:“張合所言並非良策,如今曹操率軍突襲烏巢,其軍營之內無人統帥,主公若將曹操大營拿下,必可解去淳于瓊的危機。”

於是,袁紹最後聽從了郭圖的建議,最後的結局也就不言而喻。曹操的大營沒有拿下,烏巢也沒有得到支援,最後烏巢糧草被燒,官渡之戰以袁紹的失敗為結束。最後,袁紹病死。幾個兒子也因為爭權奪利,把袁紹辛苦建立的家業也都送了出去。且說張合去投靠曹操,曹操當時說了一句“如微子去殷。韓信歸漢也”由此可見,曹操對張合的看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