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三國之四世三公> 第四九八章 兵制改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九八章 兵制改革 (2 / 2)

袁常微微一笑,也沒有過多的解釋。袁常前世的時候。七、八億的農民種田的稅被減免了,只靠近億商人的稅收就壯大了國家,官員還個個吃的肥腸滿肚。油水十足,可見商人的稅收是何等的驚人。

“土地收歸國有。具體的實施方案和步驟還需你們討論,然後再傳達各郡縣。接下來的另一項改革,則是要改變兵制。”

袁常作為一州州牧,有著地方行政和軍事大權,故此,想要施行什麼制度自然都沒有問題。再說了,如今的朝廷自保的能力都沒有,群雄割據。除非是那種真正愚忠的人,否則,對這樣的局面都不會有任何的話說。即便是孔子後人孔融,都不曾對如今的局面發表過什麼意見,其他人當然也不會說什麼了。

漢朝實行的是徵兵制,沿襲商鞅兵法後的秦朝兵制。按規定,不論貴賤,男子在二十歲就要在官府登記,並且根據三年耕一年儲的原則,從二十三歲起正式服役。直到五十六歲止。據《漢書》記載,男子二十歲傅籍,此後每年服勞役一月。稱“更卒”。二十三歲以後開始服兵役,役期一般為二十年,一年在本郡、縣服役,稱為“正卒”,另一年到邊郡戍守或到京師守衛,稱為“戍卒”或“衛士”。還有一種意見,認為這二年兵役統稱為“正卒”。如遇戰爭需要,還須隨時應徵入伍,至五十六才能免役。漢還常謫發已科罪犯或徒隸等為兵。稱為“謫戍”。按照這種兵制,很多人到死都回不了家鄉。或者回到家鄉的時候,已經是兩鬢斑白了。

而到了東漢後期。也就是桓靈二帝的時候,徵兵制已經逐漸衰微,募兵制開始逐漸成為主流。

徵兵制是自古以來的兵制,這個兵制是極其嚴苛的。徵兵制是完成每個男子的徭役而實行的一種制度,所以,以徵兵制而徵集來計程車兵是沒有糧餉的,全靠自己在戰場上賺一點,如果不打戰的話,那就是一點收入都沒有。此外,武器和糧食問題還得自己解決,而到了天氣冷的時候,還得寫信給老孃做件冬衣,讓老爹送來。打完仗,沒有死計程車兵則回去繼續種田,戰場上的事,好像夢一場,只把那黃沙戰血染過的武器藏在地窖裡,希望再也不要拿出來用它。

在如此情況下,戰國時期的吳起在楚國主持變法的時候,提出了另一種兵制,也就是募兵制。

募兵制以苛刻的標準篩選士兵,一旦入伍則由朝廷發放糧餉,成為職業軍人,而不像徵兵制那樣戰爭結束了就送回家種田。此外,吳起還規定,一旦家中有男子入伍為兵,家中可免除徭役賦稅,還給土地房屋,這種好事誰不想參與?故此,吳起提出募兵制之後,當時的楚國開始強大起來,以一國之力抵禦韓、魏二國。不過,吳起的變法侵犯了楚國貴族的利益,最後吳起被亂箭射死,變法也被終止,而募兵制也就沒有因此得到普及,只是時不時的被利用一番,直到東漢末募兵制才逐漸成為主流。這裡就不得不說,吳起的變法雖然沒有成功,卻間接的影響到了商鞅變法。商鞅作為後輩,透過李悝變法、吳起變法的經驗,最終總結出一個更加完善的變法思路,並且得以在秦國實行。其實,李悝變法和吳起變法都是強國之策,而秦國之所以能夠利用商鞅變法成為最強大的一國,進而統一六國,根本原因還在於,商鞅變法能夠在其死後繼續施行。

李悝變法和吳起變法都是有開頭沒有結局,只是強大了一代人,並不能讓國家一直強大下去。故此,變法能否強國的根本因素還是在於持續性。

東漢末年募兵制成為主流,也是造成群雄割據的主要原因。

“諸位也應當知道,如今天下以募兵制為主,募兵制的施行,也是如今群雄割據的主要原因,諸位以為然否?”

每有戰事開起的時候,郡太守或州牧便有權利徵集士兵,無需向朝廷申請。因此,一旦哪個地方官員有異心,便可利用募兵制。隨便找些手下假扮成反賊,然後便可募兵,逐漸壯大勢力,接著再揭竿而起。而事實上,東漢末年募兵制所招收計程車兵,其實戰鬥力是非常弱的。

西漢時募兵制是作為徵兵制的輔助和補充,召募計程車兵為數不多,但都是經過嚴格挑選的精勇之士,戰鬥中往往以一當十,戰鬥力極強;而到了東漢,募兵制成為主流,對於應募物件不再有所要求,因而士兵成分複雜,多以社會散閒人員、無業遊民為主,也有農民、商賈、少數民族男子,甚至還有死刑囚徒,如度遼營即是由召募的死刑囚徒組成的,其他各要地屯兵也有不少刑徒。由這些人組成的軍隊素質低、戰鬥力差,而且軍紀敗壞。其實,單單看曹操和陶謙的戰鬥就可以發現這一點了。

曹操計程車兵是招降黃巾起義時的青壯,經過一番訓練便稱之為青州兵。而陶謙除了最初招募的精銳丹陽兵之外,剩下的徐州士兵都是透過募兵制招募而來,陶謙被曹操幹了幾場,士兵損傷無數,隨便一次招募就能招收數萬士兵,哪裡有這麼多精銳給他招募,顯然這些士兵都是些社會閒散人員、無業遊民,沒有飯吃,才去當兵吃口兵糧填飽肚子而已。所以,陶謙才會被曹操打的龜縮在下邳城不敢出戰。

在募兵制成為主流之後,其弊端也就一覽無遺。除了召集計程車兵戰鬥力差、素質低,軍紀敗壞之外,也很容易造成地方勢力割據。募兵制召集計程車兵只知將領,卻是不知朝廷,因此,歷朝歷代,往往一個將領造反,麾下計程車兵都有跟隨,便是因為募兵制的原因;此外,募兵制召集計程車兵錢糧卻是由朝廷支付,也會很容易使得朝廷國庫空虛,無力支付。

所以,募兵制必然要改變,否則,戰鬥力提不上來不說,還會存在諸多弊端。(未完待續。)

喜歡三國之四世三公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四世三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