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今得叔至相助,備大業有望矣!”
劉備扶起陳到,拉著陳到的手坐到自己旁邊,誠懇的問道:“叔至,以你所見,備當取何地為安身立命之所。還請告之。”
“明公有問,到豈敢藏私?”
陳到拱手行了一禮。低聲說道:“當今天下大亂,群雄爭鋒。北方幽州。如今正為袁氏所得,觀袁紹此人,色厲內荏,好謀無斷,不足為慮,其麾下雖文武具備,卻是明爭暗鬥,早晚必敗;然則,其弟袁常,卻是隱忍有大志,天下群雄必有其一席之地,不可小覷之;公孫瓚自領幽州,冀州,青州,幷州牧,如今公孫瓚身死,幽州入袁常之手,冀州,青州,幷州三地自是落入袁紹之後,袁紹雖不足慮,明公如今卻不可與之為敵;南下,揚州袁術此人妄自尊大,不尊朝廷,早晚必兵敗身死;江東孫策,身為一軍主將,卻是親冒矢石,雖勇武,他日必死於小人之手;荊州劉表,益州劉焉,漢室宗親,可與之結互動為犄角,共助漢室;西面涼州太守馬騰,為人忠義,乃是漢室之棟樑,明公可與之交好為友,必是一大助力;司隸三輔之地如今為西涼亂賊所據,西涼亂賊不過一群圖小利無遠見之輩,兵馬雖強,然則其必亂之內部,屆時亂賊不攻自破,天子安危可解,明公便可率義師迎接天子,親賢臣,遠小人,漢室可復矣!”
陳到說到這裡,頓了頓,一字一句肅然說道:“故此,明公可倚為安生立命之所,必為徐州矣!”
“不可!”
劉備聞言“大驚”,喃喃說道:“徐州乃是陶刺史所治,備自平原前來相助,安忍奪其基業為我所用,此言無需再提!”
“明公仁義,到欽佩不已!”
劉備的演技再一次折服了陳到,陳到躬身稱讚一聲,才說道:“還請明公明察,到身為陶刺史麾下,非是如此不義之人;然則,到亦是為了天下百姓能及早脫離苦難而有所謀。早有郎中替陶刺史診過,陶刺史身染疾病,命不過數載;到有二策取得徐州,一長一短,還請明公定奪。”
“是何二策,叔至且說來,備側耳聽之!”
陳到豎起兩個手指,說道:“先說長策,重在一字‘等’!到先前說過,陶刺史身染疾病,命不過數載,待到陶刺史病重之時,徐州必然陷入無主之境。屆時,到之叔父,便可聯絡徐州七成以上官員,懇請明公出任徐州牧,佔據徐州一地,以徐州之糧廣物豐,明公可藉此招賢納士,廣練精兵,迎接天子,恢復漢室神器,此為長策。”
劉備露出一抹不解之色,問道:“叔至,不知你之叔父是為何人?”
陳到臉色一正,肅然說道:“明公,到之叔父乃是徐州的典農校尉陳元龍!到之叔公乃是陳漢瑜!”
“哦!”
劉備一驚,這一次是真的被驚到了,不由而出的喊道:“叔至,你之叔父莫非便是那曾經被舉為孝廉,撫養老人,養育孤兒,視民如子,精通農事的東陽縣長的陳元龍?你那叔公便是廣漢太守陳亹之孫,太尉陳球之侄,吳郡太守陳瑀、汝陰太守陳琮的從兄弟陳珪陳漢瑜?”
“明公口中所言正是到之叔父與叔公!”
聽到陳到確認自己所說的話,劉備心中自是波瀾不定。劉備圖謀徐州,自然對徐州的一應官員有所瞭解。在劉備所瞭解的人物之中,徐州多數官員並沒有什麼能力,都是陶謙的親信擔任。而陳登這個典農校尉,則是一個才能出眾的人物。徐州本就糧廣物豐,在陳登擔任典農校尉之後,徐州的糧食收成更是蒸蒸日上,家家有餘糧,餐餐吃乾飯,便是在陳登上任之後實現的。此外,陳登的能力不說,陳登的背景也是極為強大。陳登的叔公便是曾經的太尉陳球,可謂是門生故吏眾多,與四世三公的袁氏亦是極為親近。陳登自小在陳珪的教育下博覽群書,才識過人。而陳到是陳登的族中侄子,有此才學和見識,自然也是受到陳珪和陳登的影響。若是真如陳到所言,有陳登幫他聯絡徐州官員舉薦劉備為徐州牧,這個自然是沒有任何的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劉備沉吟了,隨後問道:“叔至,如今天下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長策卻是穩妥;然則,時日過多,等待的時間越長,百姓受到的苦難也越多。不知,叔至你所言的短策又是什麼?”
“明公仁義!”
陳到讚了一句,隨後說道:“短策重在一個字‘奇’!郎中言陶刺史尚有數載之命,然則到底數載是幾何,卻是無人可知;故此,為儘快解救天下百姓,迎接天子,恢復漢室,則唯有出奇制勝。所謂‘奇’字,便是劍走偏鋒,不以尋常方法行事。據到所知,陶刺史膝下有二子,卻是平庸無能之輩,然則,陶刺史卻是極為寵愛此二子。陶刺史曾言,若是其病逝,二子安危便不可得知。故而,到以為,若要趁早拿下徐州,可以陶刺史二子為目標。屆時,可令陶刺史卸去刺史之職,舉明公為徐州牧。一來,明公可保陶刺史二子性命無虞,二來陶刺史亦可趁機養病,一舉二得,想來陶刺史會理解明公的良苦用心。”
“陶刺史待備仁厚,吾又豈可做出如此不義之事?勿復多言,依長策而行便是!”劉備心中念頭急轉,臉上卻是正義凜然的說道。
“明公,陶刺史雖待明公有義。然則,明公當以天下百姓為己任,不可因一人之義,而顧天下百姓之難於不顧,還望明公三思。”
見劉備棄短策用長策,陳到心急,連忙勸道。
“叔至,吾心中煩亂,容我思考數日,此事待擊退曹操兵馬之後再說!”(未完待續。)
ps:求支援,支援!
喜歡三國之四世三公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四世三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