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三國之四世三公> 第四二六章 戰事起(十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二六章 戰事起(十九) (1 / 3)

“弓箭手準備!”

審配看到己方推動衝車計程車兵被城頭上潑下來的滾油壓制,平靜的臉色沒有絲毫波動,不緊不慢的下令到。

袁紹的十五大軍,其中十萬大軍是步兵,有長槍兵、刀盾兵等兵種;而後剩餘的五萬後備軍中,其中二萬弓箭手,二萬的騎兵。至於剩下的一萬士兵,則是袁紹用來對付公孫瓚白馬義從的大殺器!沒錯,就是大戟士。

如今己方的衝車無法發揮作用,主要就是被對方城頭上的攻勢給壓制。審配作為督軍,有著相當高的指揮能力,立即便有了應對之策。

隨著審配的命令下達,一萬弓箭手從後備軍列隊跑向城牆。隨後,一萬弓箭手在將領的指揮下迅速的分成兩隊,五千人一隊。其中五千人退到後方,而另外五千弓箭手則提著弓來到城下五十米的距離。弓箭手在正常情況下,能夠射出一百多步的距離,也就是一百多米。射出一百多步的弓通常是用的一石弓,這也是軍隊中的常規配備。能夠射出一百多步跟百步穿楊是不同的,能射出並不代表能射中。而只有那些箭法高超的射手才能做到百步穿楊,像袁常麾下的趙雲、典韋、韓恂、于禁等人都能做到百步穿楊。當然,想要讓弓箭手能夠射到更遠的地方也不是不行,用兩石弓或者更強的弓也行。但是,普通的軍士也許能夠拉開兩石弓或者勁道更足的弓,可是,用這樣的弓他們又能射出幾箭?如果只能射出一箭、兩箭,那弓箭手的作用就基本廢了。故此,用一石弓是最適合的,能夠讓士兵多次拉弓。做到有效的遠端壓制和殺敵。

袁紹計程車兵是在城下對著城上的公孫瓚士兵射箭,因為位置的原因,自然要靠近一些位置。而城上公孫瓚的弓箭手佔據高位。則可以射出一百五十步左右的距離。若是有些箭法高超的將士,還能射出三百步的距離。

“準備。射!”

一名身穿精緻鎧甲的將領站在五千弓箭手的中央,手中佩劍高高舉起,隨後一聲令下,五千支箭矢猶如蝗蟲過境一般,密密麻麻的朝著城頭射去。

“咻、咻、咻!”

凌厲的破空聲連綿不絕的響起,然後便看到數不清的箭矢朝著城頭射去,頓時,城頭上絡繹不絕的響起慘叫聲。

“啊!”

“啊!”

在如此密集的攻勢下。想不射中人都不可能。城頭上公孫瓚計程車兵有的一箭穿心,直直的從城頭上墜了下來;而有的則是被萬箭穿心,端的是悲慘無比;當然,也有計程車兵運氣好,只是被射中一些不致命的位置,受傷之後,便被抬下城頭去養傷了。

“盾兵何在,防守!”

公孫瓚沉著臉,大聲的下令到。公孫瓚倒是沒有想到袁紹竟然準備了這麼多的弓箭手,因此。剛才城頭之上的盾兵根本就沒有多少,以致於一輪的弓箭,就帶走了近千的己方士兵。當下。公孫瓚立即下令城下的盾兵來到城頭防禦。有了盾兵的巨大鐵盾防禦,弓箭手的攻擊效果頓時就弱了一大截。而若是在正常情況下,弓箭手的作用無法發揮,自然是要退回來。可是,這些弓箭手的作用並不是為了射殺城頭上的公孫瓚士兵。弓箭手的攻擊就是為了壓制城頭上的公孫瓚士兵,從而給己方的攻城士兵減輕負擔,特別是衝車部隊。沒有了城頭上公孫瓚士兵的攻擊,衝車士兵就能夠毫無阻礙的衝撞城門,只要城門一破。袁紹的大軍便能殺入城中。

“轟隆隆!”“轟隆隆!”

沒有了城上士兵的攻擊,衝車士兵頓時沒有了阻礙。推著衝車賣力的衝撞起城門。在如此強勢的攻擊之下,故安城的城門似乎有些搖搖欲墜。不過。城門也不是那麼容易被撞破的,特別是一些重要城池,更沒有那麼容易,看似要倒下,其實還差的很遠。而且,城門背後還有公孫瓚計程車兵在抵抗,想要衝破城門更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做到的。不過,若是公孫瓚沒有想到應對之策,繼續任由衝車衝撞,城門被攻破也只是一時半會的事。

袁紹是十五萬大軍,公孫瓚同樣是十五萬大軍。雙方的兵力沒有差距,因此,在正面對抗上也沒有誰會落於下風。可是,公孫瓚既然有城池的便利,為何不利用?有了城池的優勢,至少損失的會比袁紹少。就如先前的攻城部隊,公孫瓚傷亡的比例是一比二甚至更低,如此優勢公孫瓚豈會放棄?因此,城門絕對不能任由對方繼續衝撞下去。

“傳令下去,將弓箭手都集合起來,本侯倒是要看看,誰更快承受不住。”

公孫瓚沉著臉大聲命令到,公孫瓚同樣也有弓箭手,只不過數量更少,還不到一萬人。而且有著守城的優勢,公孫瓚並沒有打算把數量不多的弓箭手都用上。弓箭手射箭並沒有那麼簡單,若是持續著射箭,達到了能夠承受的極限之後,至少在一天之內是無法繼續射箭的。否則,後果是極其嚴重的。輕一點的會給手臂留下傷害,若是嚴重點的話,也許手臂就會報廢了。公孫瓚地處幽州,常年與北方異族作戰,因此,公孫瓚軍中計程車兵最多的還是騎兵。除卻白馬義從之外,公孫瓚還有普通的騎兵三萬。這個數量就有些驚人了,在其他地方的勢力,想要組建一支三千人的騎兵隊伍都很困難,而公孫瓚除了精銳的二萬白馬義從之外,竟然還能夠擁有三萬騎兵,總數就達到了五萬,這數目絕對是驚人的。騎兵在戰場上的優勢無需多言,能夠有如此多的騎兵,公孫瓚難怪在歷史上能夠一度挫敗袁紹,坐擁四州的地盤。若非袁常穿越而來,阻礙了公孫瓚的腳步,或許,歷史還會那樣一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有人覺得公孫瓚有這麼多的騎兵。若是進入中原,豈不是所向匹敵?

這一點就有些想當然了,騎兵確實是有很大的優勢。但是。那是在能夠衝鋒發揮騎兵優勢的情況下。而中原地帶基本都是城池,難道公孫瓚指望用騎兵來攻城。那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在跟北方異族交戰,地形多是平原、草地,因此,騎兵才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而且,在幽州等地,戰馬的價格也比中原地帶廉價許多。通常幽州的戰馬賣到中原地帶去,價格能夠上漲幾十倍甚至更多,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的勢力組建不起騎兵隊伍。實在是價格太昂貴了。

且說公孫瓚下令之後,一刻鐘的時間,城內的八千弓箭手就已經集合到了城頭之上。

“射,給本侯射!本侯要讓袁紹知道,不是隻有他才有弓箭手!”

公孫瓚惡狠狠的說道,如今弓箭手到達,而且還佔據著地理優勢,他難道還用得著害怕對方的弓箭手?

“咻、咻、咻!”

八千的弓箭手被分成兩隊輪番射擊,果然,因為有著地理位置的優勢。公孫瓚這四千弓箭手射箭的效果比之袁紹五千弓箭手射箭的效果強了幾番。

“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