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三國之四世三公> 第三九一章 王生上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九一章 王生上門 (2 / 3)

袁常頓了頓,然後接著說道:“糜家能夠給予的也只有錢財,可是,這樣能讓糜家獲得多少的地位?子仲你也是個明白人,我便不多說了。子仲在渤海郡也呆了些日子。可以感受到我渤海郡的商業氛圍,在我渤海郡。只要有功的人,不論貧富貴賤,地位不平等的待遇。即便你是一個商人,只要對我渤海郡有功,那便是功臣,即便是官宦之家,見到你都要行禮示敬。當然,子仲或許會覺得商人的名頭不好聽,那也沒有關係。子仲也見識到我渤海郡的人才濟濟,若是子仲想要上戰場建功立業,可有趙子龍、典洪飛等人教導武藝和領兵;若是想要靠出謀劃策建功,渤海郡還有郭奉孝傳授;若是想要成為一代大儒,渤海郡也有蔡伯喈帶領?子仲想要走哪一條道路都是行得通,子仲意下如何?”

袁常其實最看重糜竺的是糜竺的經商能力,在袁常穿越前那個時代,商人都能掌控時事政局,可謂是力量驚人。在袁常所處的國家還不是那麼明顯,可是在其他的資本主義國家便很容易發現,大部分的政權,都是掌握在那些商業巨鱷的手中。不過,在如今這個時代,商人的地位是極其低下的,即使再富有的商人,別人也是骨子裡會看不起你。就算袁常在努力的提高商人的地位,短時間內也無法改變這個局面。因此,袁常只能提出多個選擇讓糜竺去挑選,現在的首要目的,就是將糜竺給留在渤海郡。等以後糜竺知道了商人的重要性,或許就會改變主意也說不定。

聽了袁常的話,糜竺心中自然是怦然心動!

可以說,袁常提出的條件是非常優渥的,只要是任何一個有點頭腦的人,都會答應袁常的提議。然而,糜竺卻還是沒有答應下來,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袁常先前對劉備的評價,讓糜竺心中有了些牴觸。倘若袁常先把這番話說出來,而沒有去討論劉備,糜竺如今肯定會二話不說的答應袁常。當然,如果袁常知道了糜竺的想法,也不會後悔自己的做法。他對劉備的感官便是如此,不會為了迎合糜竺,而去誇讚劉備。

“袁太守所言竺心中是極其願意的,不過,糜家畢竟非我一人之家。故此,竺還需與子方商討一番,待過些日子回覆袁太守,不知袁太守意下如何?”

對於糜竺的話,袁常只是淡淡一笑,點了點頭,同意了糜竺的意思。無論是糜竺還是袁常都知道,糜竺的這個藉口是很扯淡的。誰不知道糜芳文不成、武不就,純粹就是一個二世祖、紈絝子弟,這樣的事情,需要跟糜芳商討?顯然,糜竺還是需要一些時間去考慮,不過不好意思直言,便用此為藉口,免得惹了袁常不滿。

“袁太守如此通曉情理,竺真是有些慚愧了!”

卻說袁常和糜竺商討完正事。便閒談些徐州的風土人情以及八卦趣事,在沒有談到正事的情況下,兩人聊的還是極為投緣的。

“家主。徐州刺史陶謙的管家王生在外,說是要面見袁太守。”

正當袁常和糜竺聊得興頭之時,糜竺的護衛頭頭柳風在門外低聲彙報了一句,然後便不再言語。作為一名護衛,柳風無疑是合格且忠於職守的。只要糜竺不讓王生進門,柳風可不會管對方是否徐州刺史的管家,一樣轟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袁太守。這徐州刺史的管家,你是否要見上一見?”

對於這個王生。糜竺自然是極其不滿的。當初若非是他告密給陶謙,陶謙又哪裡會知道糜芳和糜貞的動向,然後勾結泰山黃巾賊管亥攻打北海郡,差點就讓糜芳和糜貞落入黃巾賊的手中。因此。糜竺心中恨不得弄死這王生。但是,直接弄死王生,糜竺又覺得太便宜對方了。所以,糜竺心中已經有了主意,要讓王生身敗名裂,在痛苦中滅亡。雖然糜竺是個敦厚的君子,卻也不是沒有脾氣。人有逆鱗,糜芳和糜貞就是糜竺的逆鱗,王生竟然打他最親的兩個親人的主意。糜竺絕對不會輕易放過王生的。

“聽子仲你的語氣,似乎對這徐州刺史的管家極其不滿。不知子仲可否將詳情告知於我,讓我做一回子仲的傾聽者。如何?”

“袁太守願意傾聽,竺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糜竺微微點了點頭,也沒有覺得這件事有什麼不能說的。當下,便將王生的所作所為,詳詳細細的說了出來。等糜竺把事情說了出來,頓時覺得心中有些舒坦。怒火也消減了許多。因此,對袁常的感激也自是不言而喻。

“這等人著實該死。竟做出如此令人不齒之事。若是在我麾下有此等人,我必定將其千刀萬剮,五馬分屍!”

袁常的怒火是由心而發,並非是為了向糜竺示好。

就說王生這種人,他跟侍女通姦其實也不是什麼太嚴重的事。畢竟年輕氣盛,乾柴烈火,一點就燃,倒也可以理解。可是,當他發現侍女肚子被他搞大了,他不僅沒有勇氣站出來承認,還把侍女送給別的人家,簡直畜生不如。如果說這樣也就算了,可是他把侍女送走還跟人家牽扯不清,簡直是罪大惡極,若是被人發現,無疑是會破壞他人的家庭。而且,在侍女生出女兒之後,這傢伙也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反而在女兒長大之後,覺得對方有利用價值,反而把女兒當做工具來使用。雖然糜竺沒有說,可是,袁常也能猜到,當糜竺發現他那個王生女兒的問題之後,她肯定不會有什麼好的下場,可以說,這一切都是王生造成的。這種人,活著純粹就是浪費糧食。

“可憐那陶謙,說不定頭上都戴了好幾頂綠油油的帽子還不自知,可悲啊!據說陶謙的兩個兒子都特立獨行,本太守倒是懷疑,那兩個兒子到底是不是陶謙的骨肉了。”

“咳咳!”

糜竺差點沒被袁常的話給嗆死,翻了翻白眼,對於袁常如此口無遮攔的行徑倒是頗為無語。不過,在糜竺的心中,卻是對此覺得很解氣。反正你陶謙都要對付我糜家,袁常如此說你我倒是高興。當然,糜竺不會表現出來,免得破壞了他敦厚君子的形象。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