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三國之四世三公> 第三四七章 泰山有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四七章 泰山有客 (2 / 3)

首先,曹操的這些士兵是收服的青州黃巾,都是盜匪之流,骨子裡都有著血性,否則,他們也不會做出造反這樣的事。其次,曹操是梟雄,要爭霸天下,那麼,曹操絕對不會容許自己計程車兵沒有作為。因此,曹操對士兵的操練力度可想而知,在曹操的大力操練之下,這些褪去亂賊外表的青州兵,都有著強大的鬥志,這種氣勢就算是面對百萬大軍,也不會讓他們後退。

從這一點來對比,徐州必敗。

或許有人覺得陶謙有三萬丹陽兵,丹陽百姓崇尚勇武,如果是守城,藉著城牆的優勢,難道會擋不住曹操的十萬大軍?

一支軍隊想要有活力,就要有新鮮的血液。陶謙的三萬丹陽兵是陶謙數年前帶出來的,開始的他們年輕,有熱血,有著遠大的理想。但是,經過多年的平定,又在陶謙的影響,這股熱血早就消磨殆盡。倘若陶謙時不時的從丹陽輸入新鮮的血液,那麼或許還能帶動三萬丹陽兵的朝氣。可是,陶謙一心守成,哪裡還會浪費錢財去招募丹陽兵。因此,三萬丹陽兵都成了兵油子,對於他們而言,平靜或許才是如今最好的歸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以說,這三萬丹陽兵的戰力,到了如今也只比尋常士兵強一些,或者說已經跟尋常士兵沒有差別了。

糜竺身為徐州富商,對於這些情況是最為了解的。如今的丹陽兵,早就不是當初的丹陽兵。這也是為何上次徐州和袁術聯合,兩方勢力的聯合還能敗的這麼快,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

聽了糜竺的話,曹操只是淡淡一笑,並沒有多少得意之色。徐州根本就不被他放在眼裡,陶謙也根本不配做他的對手。

看完操練計程車兵,曹操又帶著糜竺去觀看糧草。

排列整齊的十幾個帳篷之中,堆滿了如山般的糧草,或許換個不知情的人,會覺得曹操糧草充足,攻下徐州根本不是問題。

但是,別忘了,糜家有過萬門客,其中就有不乏打探訊息的能人。所以,糜竺對於曹操大軍糧草的情況,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兗州缺糧,乃是不爭的事實。曹操此次出征,可以說是把兗州的糧倉都取出來了,也虧得距離秋收不遠了,否則,曹操此舉必定會讓兗州動盪。而且,一旦爆發個天災,到時候顆粒無收,兗州也會陷入困境。當然,天災也不是年年都會發生,曹操也不相信自己的人品會這麼差。因此,曹操此次出征徐州,可以說是孤注一擲。

糜竺已經知道,曹操的糧草只夠一個月的用量,也就是說,一個月攻不下徐州,那麼,曹操必定撤退。

這種事,糜竺不會說出來,他知道,一旦他表現的知道內情的樣子,曹操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幹掉他。糜竺雖然猜不出曹操此次的主要目的,但是,他也看出了一點端倪。若是曹操知道糜竺知道他的糧草不足,那麼,糜竺回去之後把此事告訴陶謙,陶謙肯定會拼命的抵抗,曹操此次出征徐州,就變得沒有絲毫意義了。所以,曹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而糜竺,本就對陶謙沒有好感,否則,他得知訊息之後,早就派人把此事告訴陶謙,也不用來到曹營了。曹操和陶謙的戰鬥,糜竺不想參與進來,他只想給糜竺尋找後路,這才是糜竺真正要做的事。

“子仲,你看我軍糧草如何?”

“倉廩庫足,以我觀之,足夠百萬大軍之用。”

糜竺是誰,徐州鉅富,以他的家財,要搞到這麼點的糧草,分分鐘的事情。曹操當然知道糜竺根本不在意,但是,他只要讓糜竺知道自己的實力就夠了,其他的,曹操不會在意。

“哈哈!”

曹操大笑一聲,隨後誠懇的看著糜竺道:“子仲,我軍士兵強過徐州,糧草充足,徐州必亡。子仲是否想過,日後如何?我曹操向來看重人才,子仲乃我生平所敬仰的人之一,子仲若肯投效於我,某必厚之!”

曹操此刻也沒有遮掩,很直白的向糜竺伸出橄欖樹。

先前,曹操看重的是糜家的億萬家財,有了糜家的支援,曹操爭霸天下就有了基礎。然而,經過剛才的一番試探,糜竺的膽色和見識讓曹操越發的滿意,對於曹操而言,糜竺是個人才。所以,如果能夠得到糜竺的真心投靠,曹操就更開心了。雖然程昱挾持糜竺家人的方法也可行,卻不如糜竺真心投靠強。

當然,糜竺如果真的不願意投靠,那曹操也只能用程昱的計謀,用強來解決了。

“明公,如今兗州與徐州開戰,若是某投效於你,必定為天下人所恥笑。故此,還望明公能給某些許時間,考慮一番。”

曹操聽了糜竺的話,也沒有多想,畢竟他現在和陶謙在戰鬥,糜竺投靠他,就會揹負背主小人的罵名。而且,曹操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想讓糜竺立馬就投靠他,也是不可能的事,如果糜竺是這樣的人,曹操也不敢收。然而,曹操卻是不知道,糜竺根本就沒有投靠他的想法。曹操為人霸勇,行事果決,不適合糜竺,或者說是不適合糜家。糜家最主要的是有錢,而曹操這樣的人,有時候會為了完成自己的大業,而做出某種選擇。比如曹操沒錢了,那麼曹操就會找有錢人下手。況且,糜竺也知道,他除了有點錢之外,才能根本就不強,他必須找個仁義的人,才能生存的下去。

“哈哈,子仲所言在理,是某心急了。某已經為子仲設下筵席,你我定要暢飲一番,不醉不歸。”

回到曹操的大帳,裡面已經擺好案桌,曹操在正中央,而在曹操距離幾尺的位置,則是給糜竺留的位置。在下來兩邊,則分別是曹操的文武官員,待曹操坐下之後,眾人也紛紛落座,好酒好菜一一端了上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