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張案桌拼在一起,在案桌面上,正靜靜的躺著一張顏色蠟黃的圖紙。而這張圖紙,自然是劉順祖輩所鑽研的巨型戰船的圖紙,看到這張圖紙上所畫的巨型戰船的結構,所有人都被震撼住了。即使是袁常這個穿越者,也都深深的被震撼了。
按照這張圖紙上所設想的,巨型戰船製造出來之後,長有百米,寬四十米,這真的讓人難以想象。
如今這個時代,以江東的船業最為發達。然而,即使是在江東之地,最大的戰船也不過二、三十丈左右,按照現在一丈是2.2米來算,也就是四十米到六十米之間。然而,劉家的祖輩早在二百多年前就已經在思考建造百米的戰船,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瘋狂的想法,同時也是一種超前的理念。
歷史上,孫權的水軍曾經到達過新加坡、馬來西亞、臺灣等地,當時孫權水軍最大的戰船也不過三十多丈,也就是七十米左右。還有明朝時鄭和下西洋時的寶船,也有二、三十丈,明朝時一丈約為三米,也就是九十米左右。但是,別忘了,鄭和下西洋的時候,距離如今這個時代已經超過足足一千年,以當時的技術,打造出鄭和下西洋所用的寶船並不是太難。如今在一千多年前,就要打造出這種巨型的戰船,各種方面的難度都是極大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而且,孫權水軍的戰船,鄭和下西洋的寶船,船體以木材為主,極少部分是用到鐵。但是,劉順祖輩思考的這種巨型戰船,船體超過一半是用鐵,少部分才用到木材。即使在明清之時,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鐵能夠浮在水面上,而劉順的祖輩卻想到用鐵來造船。要麼劉順的祖輩也是個穿越者,不過,這種可能性也太小。如果是個穿越者,那他應該知道劉據的結局,而不會跟劉據交好;如果不是穿越者,那隻能說劉順的祖輩是個富有創造力,能夠接受新知識的具有先見之明的大智慧之人。如果是這樣,那就說的過去了。
如果劉順圖紙上的巨型戰船能夠打造出來,必定會載入史冊,這個時代的人或許覺得不大可能,但是,袁常卻知道,只要有足夠的人力、財力,打造這樣的巨型戰船,其實也不是不行。
按理說來,劉順祖輩有這樣的想法,應該會被歷史給記載,可是,為何歷史上卻沒有一丁點的聲音?
關於這點,不得不說巧合性太多了。
首先,袁常穿越而來,志向高遠,心繫於民,造福於民,是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好主公好吧,不要吹太過了)。因此,袁常並不僅僅只是想打天下,攻城掠地,袁常更在意的是推動社會的進步。所以,袁常招收的手下不僅僅是武將和謀士,各種各樣的能工巧匠,技術人員袁常都沒有放過。於是,東漢末年的發明家馬鈞被袁常給請來了。馬鈞的到來,是這個巨型戰船浮出水面的契機。
如果按照歷史上的軌跡來看,馬鈞沒有到袁常手下,馬鈞也就不知道要去找戰船的工匠。那麼,劉順也許就成為了馬鈞的記憶。然而,歷史因為袁常的到來而改變,馬鈞成了袁常的手下。然後,馬鈞又知道了袁常要找建造戰船的工匠。當劉順從江東跑路從渤海郡路過之時,又十分巧合的被馬鈞給看到了,然後,毫無懸念的劉順被推薦給袁常,接著巨型戰船的想法這才浮出水面。
一切的一切,似乎有一支無形的手在操控著,讓原本不合理的事情,也變得合理了。
“俺滴娘咧,這戰船要嚇死俺咧!”
典韋拍著胸口,似乎有些喘不過氣來了。
“主公,這麼大的戰船能打造的出來嗎?”
趙雲望向袁常,也是滿臉的疑惑。如果是袁常說能夠打造出來,那趙雲肯定不會有絲毫的疑問。但是,現在說能夠打造這巨型戰船的是一個陌生人,趙雲就不得不懷疑了。如果不是瞭解袁常的精明,趙雲都懷疑劉順是不是來坑騙袁常的了。
袁常微笑不語,這傢伙顯然又在裝逼了。
郭嘉知道每個行業都有能人,讓他出謀劃策他很有自信。但是,讓他去接觸造船的事,郭嘉只能搖頭。不過,既然劉順的祖輩會有這樣的想法,那自然是有可能打造出來的。當然,郭嘉還是有一點疑問的,當下,他也就問了出來。
“主公,按照這圖紙上的設計,這巨型戰船是用精鐵打造,用鐵打造的東西能下水嗎?”
這個時代的人的認知就是木頭等東西能浮在水面上,而鐵這類玩意,讓他浮在水面上,那不是玩笑嗎?這個疑問是很多人都有的,就連劉順都有這樣的疑問。劉順只是繼承了祖輩的理念,真正知道的並不詳細。或許,只有第一個提出用鐵打造戰船的劉家先祖,才知道鐵製品能夠浮在水面上吧。
“啪!”
袁常風騷的打了個響指,指著趙雲和典韋道:“子龍,你去打一盆水來;洪飛,你去尋一塊鐵片來,一定要平整的。”
“是!”
看到袁常又要表演了,趙雲和典韋二人應聲之後,立馬跑了出去。片刻之後,趙雲就用木盆端著一盆水來了,接著典韋也抱了一堆的鐵片來。看到典韋的舉動,眾人都有些不解,抱這麼多鐵片來幹什麼?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