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袁常沒見過歐南寶的兒子,覺得歐南寶是在誇獎他的兒子。然而,此番聽到歐南寶兒子的話,袁常發現,這傢伙確實很有天賦。
話說,為何袁常聽了歐南寶兒子的一番話,就有這樣的想法?
不得不說,歐南寶兒子的一番話,是非常有道理的。而歐南寶兒子的那番話,所打造出來的兵器,都能夠被稱之為神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歐南寶兒子說的那番話,其實就是百鍊鋼的雛形。
袁常穿越前的時代製成的精鐵尚且還有雜質,更何況這個時代,雜質更不會少。因此,經過反覆的加熱鍛打,將其中的雜質去除,精鐵更加完美而可稱之為鋼。當然,並不是說打的越多次就越完美,而是看鐵匠的能力。若是真那樣算的話,鍛打個成千上萬次,還真的搞出神器,都可以橫行無忌了。
百鍊鋼並非是說鍛打一百次,而是以百次為標準,在一百次左右浮動。大約是九十五次到一百零五次之間的才是合格的。當然,如果是標準的百鍊鋼,也就是一百次做到合格,那是最完美的,不過,卻少有人能夠做到。
百鍊鋼並非是靠力量,否則一個蠻漢用巨力敲擊,來個幾次就行了?那簡直是扯淡。
一名好的鐵匠,是經過無數次的實踐,才能做到。正如歐南寶,之所以能成為大師,就是因為他無數次汗水的傾灑,才能走到這一步。而到了這一步,每一次鍛打用多少力度,鍛打哪個位置,都是很重要的,並不是胡亂的鍛打一通。精確的力度和位置才能有效去除雜質,將精鐵的排布趨於均勻,組織趨於精密,結構嚴謹,如此才能做到神兵利器的地步。
就如歐南寶和他的兒子,歐南寶的兒子雖然天賦很好,卻沒有經過千錘百煉。所以,若是他用百鍊鋼的方法,也許鍛打一百五十次或許才能將雜質去除,然而,這個時候精鐵或許都變形了。當然,如果讓歐南寶出手,那麼,或許可以保證在九十八次,或者一百零二次之間浮動。如果歐南寶的狀態好,標準的一百次也是能做到的。
“歐師兄,說一千道一萬,都不如實踐來的實在。既然有了想法,為何不親自動手試一試?難道就因為別人反對了,你就放棄這個想法?實驗室的存在,並非是為了扼殺你們的想法,否則,實驗室也沒有必要存在了。”
袁常走了進去,語氣鏗鏘的說道。似乎因為大多數人都不支援的原因,歐師兄臉上閃過猶豫的念頭,看起來想要放棄了。袁常覺得這歐南寶的兒子還真的有天賦,因此才站出來教誨。
百鍊鋼的手法是在魏晉的時候開始盛行,到了唐末宋初才慢慢衰微,袁常不知道是誰讓百鍊鋼盛行起來。但是,至少現在,是歐南寶的兒子提出來的,袁常覺得可以繼續發揚,將百鍊鋼的工藝發揚,使得鑄鐵工藝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草民謹記大人教誨!”
那歐南寶的兒子看到自己的老子跟在袁常身旁,已經知道袁常是何人的,當下躬身行了一禮。臉上也露出堅定之色,看來他已經決定去試一試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
袁常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孺子可教,看來百鍊鋼的專利以後就是屬於自己的了,袁常的心中奸笑到。
喜歡三國之四世三公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四世三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