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還沒開始限購,每逢春節段大嫂都會做一些撒子和焦葉子,用來招待客人。這麼多年沒做過,乍一聽撒子,段大嫂還以為聽錯了。
跟著宋招娣到鐘家廚房,看到發面和油都準備好了,段大嫂還是不敢信:“真要做撒子?”
“做啊。”宋招娣道,“我長這麼大隻吃過一次撒子,大娃、二娃和三娃都沒聽說過,一想到他們仨連以前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必備的撒子都不知道,我心裡就堵得慌。”
段大嫂:“那咱們做吧。”頓了頓,“我會做。”
“我給你打下手。”宋招娣把面拿出來,“我見你這幾天都沒出去,劉萍的孩子是她婆婆帶?”
段大嫂點頭:“金家的長孫啊,我想幫著照顧,人家也不放心。”
“劉萍沒生的時候,建國就說指不定是個兒子。”宋招娣笑道,“沒想到真是。”
段大嫂想去以前的事,也笑了:“也幸虧是個兒子。否則,指不定怎麼鬧呢。”說著,嘆了一口氣。
“怎麼了?”宋招娣忙問。
段大嫂一邊搓面條一邊說:“我以前跟你說過,劉萍不懂事,是我跟她爸慣的。我看金家的幾個老人把劉萍的兒子當成眼珠子,就像看到以前的老劉。
“我當時想說不能寵孩子。話到嘴邊,想到人家也不一定聽我的,就忍著沒說。小宋,你說我回頭見著劉萍,要不要提一句?”
“你閨女會聽嗎?”宋招娣問。
段大嫂臉色微變:“不會聽。”
“所以呀,裝不知道。”宋招娣道,“兒孫自有兒孫福,你想再多也沒用。再說了,人家姓金,不姓劉。你管太寬,人家還以為你惦記他們老金家的獨苗呢。”
段大嫂嘆了一口氣:“忍不住啊。算了,算了,不說了,我盡量忍著。對了,小宋,待會兒誰燒火?咱倆不行。”
宋招娣指一下樓上:“知道我今兒做撒子,都沒出去,在樓上等著呢。”
“你們家的這幾個孩子挺有意思。”段大嫂道,“給點好吃的,比貓還乖。”
提到吃,宋招娣也忍不住嘆氣:“主要是沒什麼吃的。要是像以前一樣,有錢就能買到好吃的,我都得找個鐵櫃子把錢鎖起來。哪像現在,錢放在紙盒子裡都沒人碰。”
“你們家的孩子聽話,就算滿大街都是飯店,他們也不會偷錢買好吃的。”段大嫂話音落下,聽到腳步聲,勾頭往外看,“自立來的正好,燒火吧。待會兒就可以炸了。”
自立很好奇:“像炸焦葉子那樣嗎?”
“不,跟炸油條差不多。”宋招娣道,“自立吃過油條吧?”
自立仔仔細回想:“很小的時候吃過。”
“娘,我沒吃過。”大娃倚著門框說。
宋招娣笑道:“沒吃過也沒辦法,我不會做。”
“奶奶,你會嗎?”大娃問段大嫂。
段大嫂搖了搖頭:“我會炸糖糕,不會炸油條。”
“娘……”鐘大娃看著宋招娣,可憐巴巴地說,“我沒吃過糖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