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問道仙武世界> 第一百零四章 姬考、姬發同日稱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四章 姬考、姬發同日稱王 (2 / 2)

這番大功,姬考和姬發算是拼了個伯仲之間,不分勝負。

話說紂王原本準備調停一下西伯侯與北伯侯的矛盾,在他看來,北伯侯還是不錯的,按時上繳貢品,且在幾次討伐叛逆的過程中居功至偉,遠比首鼠兩端的西伯侯一脈強多了。故而紂王已經寫好了調停信件,讓兩邊罷兵言和,其中又多偏向於北伯侯一邊。

卻不想幾日後,紂王得知北伯侯已死,且西伯侯擅自出兵,討伐同朝為官的北伯侯已是大逆不道,現在更變本加厲的推舉新的北伯侯,簡直就是沒將本王放在眼裡。

豎日早朝。

紂王對文武百官話曰:“崇侯虎屢建大功,今反被叛臣誅戮,情殊痛恨。傳旨點兵將,先伐西岐,拿姬考等人和賣兄賊崇黑虎,以正不臣之罪。”

有大夫進言道:“崇侯虎雖有大功於陛下,實荼毒於萬民,結大惡於諸侯,人人切齒,個個傷心。今被西伯侯殲滅,天下無不頌歌。況大小臣工,無不言陛下寵信讒佞,今為諸侯又生異端,此言恰中諸侯之口,願陛下將此事徐徐圖之。如若急行,文武以陛下寵奸逆,以諸侯為輕,崇侯虎雖死,如疥癬一般,天下東南,挖運河當為第一重務,願陛下裁之。”

紂王一聽,沉吟良久,方息其怒。

數月後,正當西岐蒸蒸日上的時候,年事已高的姬昌卻身染重疾,隨時都有可能一命嗚呼。

西岐的一眾文武都來到姬昌的病床前,等他交代身後事了,其中又以公子姬考和次子姬發的人馬最為緊張,因為繼位人選十有八九會在他二人之間産生。

姬昌把姜子牙和申公豹召之床前,弱聲弱氣的對他倆說:“孤今召卿等入內,並無別論。孤居西北,坐鎮一方,統二百鎮諸侯之首,感蒙聖恩不淺。方今雖則亂離,況且還有君臣名分,未至乖戾。孤伐北伯侯,雖得勝而歸,心內實有未安。今明君在上,不奏天子而自行誅戮,是自專也。與北伯侯一般爵位,孤竟專殺,大罪也。自從殺北伯侯之後,孤每夜聞悲泣之聲,合目則立於榻前,吾思不能久立於陽世矣。今日請卿等入內,孤有一言,切不可忘。倘吾死之後,縱君惡貫盈,切不可聽諸侯之唆,以臣伐君。卿等若違背孤言,冥中不好相見。”言罷流淚滿面。

姜子牙和申公豹雖然都知道周代商興以是大勢所趨,怎可能不去伐它,但口中卻答:“臣等受大王重恩,雖肝腦塗地,粉骨捐軀,不足以報國恩之萬一。大王切莫以臣等為慮,當宜保重龍體,不日自愈矣。”

姬昌艱難的用手指了指姬考,然後又指了指姬發,正待要對他倆說些什麼,卻不想一口氣沒緩上來,就撒手而去了。是年九十七歲,這在古代已經算是超級高壽的了,想古人常言:人到七十古來稀。)

這下子問題大了,最重要的繼承人都沒說出來,就死掉了,這就讓旁邊的一眾大臣和姬昌的一大堆子女茫然不知所措,他們第一反應是:“這該如何是好?”

眾人先是齊齊痛哭,感懷先王姬昌的仁德,一致決定追封姬昌為文王,以緬懷他在位期間的諸多惠民仁政。偶後文武百官才商討起了嗣位繼承人的問題。

原本很簡單的一件事,無非就是傳位於長子嘛!但眼下卻很難辦,因為有大量的外部勢力介入,使得百官都不敢輕言,生怕一不小心就把天給捅破了。

姬考有上大夫申公豹和西方教的一眾光頭師兄們支援,且得到了大多數朝臣們的擁護。

姬發有首相姜子牙的全力支援,他後面還有一大幫子姜子牙的師兄做後盾,且新任的北伯侯崇黑虎也表示全力支援姬發繼承西伯侯爵位,故而一部分朝臣也公開表明支援他。

如此一來,西岐就被分成了兩大勢力對峙的情況。

經過首相姜子牙和上大夫申公豹等人的多次閉門協商,最終同意先一致對外,把伐商作為第一目標,其它的事都可以暫時放一邊,日後再做定論。

於是乎,姬考在申公豹和西方教弟子的支援下,自稱“明王”。而姬發則在姜子牙和闡教弟子的支援下,自稱“武王”。

一日間,西岐大地走了一個文王,卻多了兩個明王和武王出來,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手機使用者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