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纛下,蒙哥和眾將不由發出一陣吸氣聲,顯然這個提議太有創造性了,大大超出眾人預料。
“這……宋使先行退下,待本汗與眾將商量一二,再給予答複。來人,好生招待宋使,不可怠慢”
早有衛士上前,領著宋使去往別處,想來是招待酒食去了。
阿術多次攻打襄陽城無果,知道襄陽城堅,非三五年不能下,於是出言說道:“大汗,若是能不戰而得半個襄陽城,索性給宋庭半年或一年和平光景也未不可,等我軍站穩腳跟,再和宋庭翻臉也不遲。”
另一個蒙古將領附說:“大汗,阿術將軍說得在理,先兵不血刃得半個襄陽城,到時候宋軍再無堅壁可守,我軍想怎麼攻,就怎麼攻。”
“是啊,這襄陽城高牆厚,強攻下來,死傷定當不小,不若……”越來越多的將領傾向於先拿下半城,站穩腳跟,然後再毀約攻宋這種方針路線。至於說什麼名聲之類的東西,那都是虛的,這些年蒙軍驅趕百姓攻城的例子難道還少嗎!名聲這東西他們早就丟光光了!
蒙哥拍板說道:“既如此,招宋使前來商議,先拿下半城再說。”
片刻,宋使李德包又被帶到了大纛下。此時蒙哥略帶笑容的對他說:“本汗也不想蒙宋兩國血流成河,既然呂太守有意化解兩國兵刃之禍,本汗考慮再三,同意此方案,只是不知呂太守準備何時交付半城與本汗?”
宋使遞上早已準備好的信件,說:“呂太守說,他當先行稟告宋庭皇帝陛下,待陛下恩準後,才能交付半城與大汗,這是呂大人寫給朝廷的奏章,還請大汗過目。”
史天澤上前一步,出言說道:“啟稟大汗,這分明是宋人在戲耍我等,不可中計。什麼要稟告宋庭才能交付,要是宋庭皇帝不答應,我等豈不是空歡喜一場,還請大汗下令立刻斬此人。”
蒙哥何嘗不是這般想法,但還是黑著臉,壓著心中的怒火接過侍衛遞上的信件,只見信中的奏章中,呂文德言辭懇切的勸著宋庭皇帝和蒙古和平共處,並提出交付半個襄陽城與蒙古修好,最後奏章中還隱晦的提到,要是皇帝陛下不同意,那末將只能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信尾處,太守印章,署名一應俱全。
蒙哥此時也有些發暈,難道是真的?這襄陽守將真是一心存了想要蒙宋修好的天真想法?想來從襄陽去大宋朝廷快馬也就十來日,來回不過二十幾日,要不等等看?
蒙哥把奏章交與身邊眾將傳遞觀看,眾將看後也拿不出個主意來。真要是把這襄陽城上上下下逼急了,難免狗急跳牆,一場曠日持續的血戰在所難免。可這要是計謀的話……好像自己一方也損失不了什麼,無非是一月左右的時日而已。
蒙哥突然厲聲對宋使喝道:“你可速回城去,叫呂文德開啟城門投降,方能保全襄陽全城軍民性命,切勿拖延時日。”
待宋使走後,眾將不解。
阿術又站出來問:“大汗決定直接攻打著襄陽城?”
蒙哥笑笑說:“今番大軍出動,豈能不戰而歸,當以戰促降,迫使襄陽守軍投降。再不濟,也可讓其知道我大蒙古國的軍力強盛,讓其在對宋庭皇帝老兒的奏章中更加施壓。”
眾將聞言大笑,皆稱大喊英明!
“不過嘛,既然襄陽城守將有意化解兩國恩怨,我軍就不必過多相逼,以免其狗急跳牆,傳我命令,一刻鐘後,大軍向著襄陽城萬箭齊發,讓其知道我大蒙古軍的軍威即可”。
一刻鐘後,蒙宋兩軍隔著老遠進行了一場弓箭大賽,遮天蔽日的弓箭壯觀無比,但由於雙方都防禦得當,傷亡寥寥可數。幾個時辰後蒙軍退去,一場虎頭蛇尾的攻城戰就此結束。
夜幕降臨後,幾個蒙古使者來到襄陽城下,求見太守,說是有要事相商。
郭靖、黃蓉、呂文德此時都知蒙古大軍已然中了謝盟主的計謀,往後的日子怕是要連內褲都輸得光……不禁都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