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將這東西完好的送到父親手中。”,夏立新自言自語道。
此次出行,無人陪同,完全就是夏立新獨自來到這大申王朝,而其父親,也可以說是整個夏家以及聯合勢力早已屯兵於拒虎城外的城池之中。
這可是一場足以改變大同聖州格局的戰役。
作為這大同聖州最古老的五大姓氏之一的夏家,有他們來起兵誅申可謂是再合適不過了。隱忍了百年有餘,五大姓氏家主換了一代又一代,原本國力強盛,天下太平的大申如今衰敗不堪,五大姓氏就相當於一個監管者一樣,你大申一旦如此,那我們就得替天行道,為了百姓安居樂業,為了大同聖州一派祥和,起兵誅申,乃之天命所為。
如今夏家掌權之人便是夏立新的父親夏妙淳。
夏妙淳一共有四個孩子,長子夏政,次子夏立新,三兒子夏丕,小女夏平露。
夏家並不是像其他幾大姓氏一般定居於某個地方,他們是零零散散,東海有,南澗州也有,而他們這一家子便是長期隱姓埋名於大同聖州以北的地方。
夏立新如今年過二十二,雖然身為次子,但是身上承擔的責任絲毫不亞於家主之位,況且每次父親都派他前去完成一些十分重要的任務,比如說這次先是會見大申王朝上任國師司徒書彥,然後便是這次負責保管黃老司直獻出的堪輿圖。
儒衫男子不由得嘆了口氣。
眾人都說,這夏家家主之位,必然是落在你夏立新頭上的,可他自己並不那麼覺得,除去妹妹夏平露之外,一心苦讀聖賢書的三弟夏丕,如今博學多才,十步成詩,還有極其擅長帶兵打仗,苦讀兵書的大哥夏政,他的能力毋庸置疑,早年在佔據拒虎城以北的關外城池的時候,大哥的實力就已經早早的展現出來了,這兩個人,哪一個不比自己強些?
夏立新自己也沒有這個想法,無論誰當上這個家主,他只希望一家人能夠和和睦睦就足夠了。
儒衫男子起身推開窗子,眼看天色尚早,決定趁早動身為妙,他如今不敢在一個地方多待。
“雖說國師大人早已為我打點好,但是一個人真的過來了,還是有些後怕的呀。”,夏立新笑了笑,用一個布挎裝著紅木匣子掛在懷間,出了客棧去。
這身份要是被認了出來,那絕對是必死無疑的。
夏立新倒是不怕這些,只是如果這樣了,那麼在其手中這份舉足輕重的堪輿圖就沒辦法送出去了。
來到一處驛站,從袖中摸出一個信封與一些個銀子一同交了出去,還吩咐著掌櫃的要快馬加鞭,是寄給朋友的信,不得拖沓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展櫃的拍了拍胸脯,說道:“公子你這信寄我這裡就放心好了,不說比那官家快,起碼在這宛建附近,您去打聽打聽,還有沒有比我們更快驛站?”
面對掌櫃打的包票,儒衫男子只是笑著點了點頭,這一封信是寄給他早年跟隨父親在鳳文州結識的一位摯友的,其名為奉虞。當時雙方父親聊得正歡,兩位年輕人也在一處包廂內談天說地,不知道為何,夏立新由骨子裡透露出對奉虞的一種信任,導致他偷偷將夏家這等大事與其說了一通。
聽完,奉虞表情立馬嚴肅了起來,說如果真有此事,一定要傾囊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