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是家庭成員,身份證號,學歷,身體情況,等等一應資訊齊全。
幫扶措施一、幫助申請大額醫療救助,在個人承擔費用較重的情況下,幫助申請救助。
沈建武點了點頭,這算是契合了致貧原因。
繼續看。
二、引導種植垃圾十畝。
三、引導種植蔬菜五畝,蔬菜按有機蔬菜種植。
四、……
沈建武眼睛越看越亮,寫得好,雖然這一戶的致貧原因是生病,但生病的補助只能在政策範圍內去解決。但,這只是第一步,所以還需要發展產業來增加收入。
沈建武把扶貧手冊放了進去,再次抽出了一本。
沈建武如此往復的重複了十幾本,直到他終於認定,幫扶措施的制定不是偶然,而是真的認真做了,才壓制住心中的喜悅抬頭看向李華。
這一次,沈建武再也沒有一點不屑的態度了,也再也提不起一絲覺得李華工作不行的想法了。
這十幾本扶貧手冊看下來,他得出來了一個結論,濱南村所有幫扶責任人對貧困戶的情況莫得十分準確,而且措施制定得很整齊。
整齊。
沈建武現在想到的就是這一個詞,濱南村的貧困戶的所有幫扶措施都很有針對性,尤其是針對六個一批做了很細緻的措施,很難找出什麼問題。
這簡直就是一股春風吹進了沈建武的大腦,讓他整個人都覺得暖洋洋的。
誰說扶貧辦工作很差?這不是有很好的嗎?這些好,都是我們扶貧辦指匯出來的。
“李隊長,你們村的資料,額,嗯……很不錯,措施針對性強,操作性也很強,按照這個措施落實,年底肯定有看頭。”沈建武忍不住誇了起來。
姚書海見沈建武在誇資料,立馬接過了話,“沈主任,不止濱南村這樣,我們全鎮在幫扶措施的制定上都下了苦功夫。”
沈建武放下手中的扶貧手冊,看向姚書海,聽這意思,濱江鎮似乎有什麼妙招。
“扶貧辦下發這個檔案的時候,我們就發現了其中的問題。”姚書海開始發揮。
沈建武皺了皺眉,但還是認可了姚書海的話,的確是有問題的,因為那些問題扶貧辦都還不知道怎麼辦,但是檔案又不得不發。
“第一,縣上產業規劃等相關產沒有下發,各村在幫扶的時候存在盲區,產業是大支撐,如果缺失了這個,幫扶措施就是無源之水。第二,縣上六個一批的配套措施未全部出臺,導致一些措施無法落實。第三,幫扶措施本就是個很寬泛的東西,怎麼才能集中規範和有效,是一個大問題。”
沈建武點了點頭,姚書海不愧是大鎮書記,這些東西一眼就看出來了。
“在李華同志提出這些問題以後,我們一起作了認真研究。”
什麼?
李華提出了這些問題?
沈建武被姚書海的這句話嚇了一跳。
喜歡一個也不能掉隊請大家收藏:()一個也不能掉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