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拿著簽字筆,在桌子上不緊不慢的敲著,發出“叮咚”的聲音。
所有人都將目光落在了李華身上,李華依舊不緊不慢的敲著筆。
突然他抬起頭來,“辦法也不是沒有,但這事難度更大。”
所有人面色一震,一臉期盼的看向李華,就連譚得勇都目不轉睛。
“走傳統農業的路子,我覺得很難走出來,就像大家所說的那樣,農民都是看天吃飯,無論是發展什麼產業,大家對市場變動的適應能力都比較弱。”
所有人都點了點頭,這正是大家所表達的意思,看來李書記也是贊成的,他的辦法是什麼?
“所以,我們在思考這件事的時候,只能跳出傳統農業,向其他形式轉變。”
其他形式?
農業有什麼其他形式?
所有人都目不轉睛的看著李華,期待答案。
“比如,觀光農業、旅遊農業、休閒農業,我有一個初步的想法,把濱南村打造成一個現代農業園。我們濱南村面臨長江,可以建設以長江庫區屏障保護為主體的農業園區,打造養殖業、種植業及休閒鄉村旅遊為一體的迴圈農業和綠色有機農業,也可以結合田園體驗、養老休閒觀光發展休閒旅遊,如果結合整村脫貧,不但解決整村脫貧,更是能夠解決整村致富問題。”
“......”
這尼瑪,是沒有辦法?
這是一整套啊!
除了譚得勇,大家都變得興奮起來。
“李書記,你這不是都有思路了嗎?直接說不來不就行了,還這麼藏著掖著。”吳大龍興奮的道。
“就是,就是......”冉大梅、隆雪琴兩位女同志也是滿臉興奮。
只有黎老和譚老不動聲色。
李華這藍圖描繪得太好,能實現嗎?
餅畫得再好,如果沒有落實,到頭來還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李書記,你這專案選得我們這兩個老傢伙聽不大懂,但就這點錢,能把這件事辦好?”譚老沉悶的道。
譚老的一句話,猶如一盆冷水,澆滅了所有人的興奮。
是的,就這點錢。
基礎設定都不夠,還要打造一個現代農業園,夠嗎?
“各位,今天開會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大家知道這個現代農業園,如果我們能夠穩步的打造出來,我們村實現的就不僅僅是七有四通三解決,而是徹底的脫貧致富,甚至可能成為濱南村的首富村。”
“但是,正如大家擔心的,整村脫貧的錢,是絕對不能用在這上面的,保基礎的錢,就只能用來保基礎,搞發展的事情,需要我們大家來想辦法。”
喜歡一個也不能掉隊請大家收藏:()一個也不能掉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