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之前聽徐鎮長講過萬飛村的一個小組,那個組也是不通路。
為了實現通路的願望,小組的人幾千上萬的出錢。
有一家,老頭子出了一萬元,兒媳婦不幹了,說,老傢伙,你這輩子沒這麼大方過,兒子兒媳、孫子你都沒有給過這麼多錢,修條路你拿這麼多錢幹什麼?
老頭子是個倔脾氣,就是要出錢,啥也不管。他有一句話,讓兒媳婦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我就是要讓我的後人能夠享受這條路。
除了出錢,每家每戶都出人,除了必須要使用挖掘機什麼的,他們才會請人之外,很多都是群眾自發出勞力。
最後這條路修通了,實話實說,質量不好。
四五公里的路,花了幾萬塊錢。
想想現在動輒幾十萬一公里的路,簡直是極度奢侈。
李華從這件事中感覺到,群眾對路的期盼,很強烈很強烈。
此刻,一說到修路的事情,濱南村的代表也是一個接一個的說個不停,直到李華叫停。
“各位代表,要致富先修路,修路的事,是絕對的大事,重要性自然不用講,壩上、黃杏、望江三個組的路我已經記下了,那麼我們進入下一項,飲水工程。”
“李書記,我們這濱南村,說是靠江,按說呢不缺水,但實際上,每一個地方都缺水,尤其是夏季,水井榦枯,靠江的農戶還好些,至少可以取到一些水,遠離江邊的地方,飲水就變得十分困難。這一段時間,壩上組就有一個院子缺水,蓄水的水庫漏了,一直沒有整修,水都幹了,飲水十分困難。”
“李書記,遠了不說,就是我們這村委會所在的紅巖組,飲水也存在問題,紅巖組是最先搞飲水工程的,修了水池、安裝了水管,但水源不穩定,有時候小了就不夠用,加上飲水工程的維護差,沒多長時間就棄用了,現在大家還是就近水井挑水喝。”
“李主任,這飲水問題是個老問題,我當支書的時候,就多次和鎮政府的領導彙報過,但那時候條件不允許,有些農戶為了飲水,勞神費力,要不是房子搬不走,好多都要直接搬離原地,當然這幾年村民也自發的弄了一些自來水,在地勢高的地方,牽一個水管到家,每家一根,這樣解決了一部分人的飲水問題,但乾旱的時候,水供應不上,那就只能是幹看著,不小心還會影響鄰里之間的感情,經常扯皮,如果能夠統一解決這個問題,那真的是造福濱南村。”譚老收起了菸袋,第一次發了言。
譚老的發言,得到了許多代表的呼應。
李華皺起了眉頭,飲水問題是最基本生活的問題,這問題不像修路問題看上去影響那麼大,但李華沒想到濱南村飲水問題也如此嚴峻。
根據大家現場所說的情況,基本是大多數地方的飲水都有問題。
這個問題很急迫。
而且,這個問題很難,並不像看上去那麼簡單,或者會比修路還難,因為全村三千二百人,住得太分散,要向一勞永逸的解決,很不容易。
“飲水問題很重要,關係到大家的吃飯問題,具體的資料下來吳大龍村長繼續統計一下,不能遺漏了任何一個地方。”
“而且,飲水涉及到的水庫都要整治,必須保證能夠蓄水,否則明年還會出一樣的問題,當然飲水工程的管護是一個大問題,下一步再看如何解決,不然建多少就費多少,根本起不了作用。”
喜歡一個也不能掉隊請大家收藏:()一個也不能掉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