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拿出了手機撥通了農業局譚主任的電話。
先前,李華只知道譚主任叫譚主任,現在才知道,譚主任叫譚建設。
“李華兄弟,不容易接到你電話啊,有什麼事?”譚建設十分熱情。
有機的事情落實以後,農業局組建了有機示範縣建立辦公室,他變成了全縣主抓的負責人,雖然職務上沒有什麼變動,但權利上卻是大了不少。
而且,做好了這件事,他就可能成為副局長,從此就是另外一個人生路。
“譚主任,恭喜你榮升啊。”李華當然也是知道訊息的,先恭喜一番。
“哪裡哪裡,原職務沒動,就是臨時負責,李華啊,說起這臨時負責,還全靠你的推薦啊,哥哥謝謝你了。”譚建設道。
李華笑了笑,這事他還真辦過,但他也只是實事求是的說了譚建設的情況,對有機十分積極,報告都是他撰寫的。
領導自然要考慮一個對此十分熱愛的人來負責這一項工作,譚建設顯然是最合適的。
“譚主任,我有件事給你彙報一下……”李華十分客氣,但卻被譚建設打斷,“李華兄弟,我們直接就不談彙報,互相交流,互相交流。”
“哦,也不是什麼大事,我在思考,咱們有機示範縣這麼大的專案,你手裡的技術機構是不是能夠支撐整個行動。”
李華道。
“哎呀,李華,你這問題提得太好了,實驗室的硬體的確還差一大截,如果不完善一些,到後期肯定會拖全縣後腿,而且我在做方案的時候,完全忽略了這一點。”譚建設十分贊同的道。
“譚主任,如果沒有你技術的支撐,咱們談判聯盟第一步都走不出去,所以實驗室的完善,也是關鍵問題。”
李華建議道。
“嗯嗯,我記下了,下一步我就給領導提出來,但是實驗室花錢較多,是個無底洞,我要好好研究一下裝置,做一個最優方案。”譚建設道。
打完電話,李華就完全放心了。
有資金,有技術,有領導動員,有全縣落實,有農民配合,s縣有機,不火都難。
李華忙完了手裡的檔案,轉著筆頭,看著手裡的一份資料。
濱南村幹部配置,村五職村支書譚得勇,村長吳大龍,文書曾萬軍,婦女主任冉大梅,計生專幹隆雪琴。全村三千二百人,黨員四十三人。
濱南村村委會還是老房子,小平房,還到處漏雨,一塊壩子也是破爛不堪,根本不像一個村委會的樣子。
沒有村級集體經濟,村民收入主要是兩方面,一是外出打工,二是種植糧食和蔬菜。人均收入拉了全鎮後腿,在靠後的位置。
村裡的土地面積1.5萬畝,山林面積2.7畝,田的面積1.2萬畝。濱南村在濱江鎮,條件並不算好,但位置還不錯,面江背山,地理條件還不錯。
李華打算明天去開一個群眾代表會,摸一摸村裡的思想情況,瞭解一下他們的所思所想,再有的放矢的開展工作。
李華撥通了譚得勇的電話,“譚支書,你好。”
電話那頭明顯愣了一下,隨後不冷不熱的回道,“李主任,你好。”
“明天上午十點,通知村裡所有群眾代表開一個群眾代表大會,我來主持,村五職都要參加。”李華也不囉嗦,直接安排。
“李主任,這幾天大家都忙著買辣椒,怕是沒有時間參加,你看這……”譚支書似乎面露難色道。
喜歡一個也不能掉隊請大家收藏:()一個也不能掉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