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香豬,也是s縣一大特色,但養豬的地方卻是在s縣最偏遠的鄉木華鄉。
李華和魏武走下車,看到山溝裡面一群群的小豬,不由得笑了起來。
在這大山身深處,全部都被植被覆蓋,滿山遍野的樹林之中,竟然有一群群藏香豬在其中穿行。
魏武舉起相機,不自覺的拍了起來。
養殖場的老闆叫隆得海,四十多歲,精瘦精瘦的,是一個返鄉創業的農民工。
因為獨自在外打工,高齡父母和兩個孩子只有妻子一個人照顧。父母身體也不好,兩個小孩要上學,長年累月的留守生活,前幾年妻子得了抑鬱症,在農村,根本沒人在意這個病,最後妻子從一個懸崖跳了下去。
隆得海傷心欲絕,沒辦法,只能被迫返鄉,返鄉也不能離家太遠,也不知道他從哪裡找來藏香豬養殖這樣一個專案,就一直養了下來。
幾年下來,竟然真的走上了正軌。在s縣他的藏香豬養殖規模算是最大了,存欄一千多頭,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養殖能手。
在今年三月返鄉農民工創業表彰大會上,隆得海淚流滿面。
他哽咽道,早知道在家鄉也能活下去,就不會讓妻子孤獨的承擔那麼多,也不會讓她一個人抑鬱著離開,她根本沒有享受到一天好日子。現在條件好了,但是人卻回不來了。
隆得海是一個老實人,這是李華看見隆得海的第一印象。
經過幾年的歷練,隆得海那老實巴交的面孔上,也閃耀著一絲精明。
“歡迎歡迎。”隆得海小跑過來,向著魏武跑了過去,接到商報記者要來採訪,隆得海就開始作做準備。
他的養殖場也有記者來宣傳過,一般都是縣級報紙,影響力有限,像c市商報這樣的大報,他也是第一次接待。
而且,他也知道,c市商報這種宣傳機會抓好了,對自己的養殖發展有大好處。
魏武笑盈盈伸出手,玩笑道“隆老闆,你這養殖場辦得很大啊。”
“哪裡哪裡,現在勉強能夠生存了。”隆得海笑道。
“隆老闆,你就不要謙虛了,藏香豬全縣就你搞得最大,獨佔鰲頭啊。”向科長接了一句。
“這是李華吧。”隆得海主動向李華伸出手,“早就聽說你了,謝謝你幫我們賣豬。”
李華微笑伸手,謙和道“隆老闆,團結力量大,那是大家的功勞。”
魏武和向科長有點意外,可以肯定的是李華絕對是第一次來這裡,但隆得海對他卻是認識一般。
“哎,上半年呢銷量不佳,我還真發愁呢,就接到了鄉政府通知,說李華在組織談判聯盟,讓我提供一些資料。”隆得海邊走邊介紹,“說實話,我開始對這個一點不抱希望,沒想到最後竟然成了,我的豬本來就有一些銷售渠道,加上輝煌超市這邊的渠道,我覺得有點不夠賣了。”
魏武不住點頭,對談判聯盟的後續效應有了更直觀的感覺。李華的這一創新不但在市上引起了關注,在基層影響也是如此之大,每到一個地方都有人對李華十分歡迎。
魏武看了一眼李華,一心一意為群眾辦事的人,群眾絕對會記住他。這最質樸和簡單的道理,在李華身上得到了淋漓的展現。
“李華同志,魏記者,向科長,往前面走,我帶你們看一下我們的豬圈。”隆得海在前面帶路。
豬圈建在山上,紅磚紅瓦,整整齊齊。
喜歡一個也不能掉隊請大家收藏:()一個也不能掉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