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生》和《萬物起源》之後,他的下一個專案一定是3d的rpg。
那應該是他已經想了很久的專案,而在此之前的那些遊戲,對他來說更多的只是給公司積累實力,還有技術,培養團隊。
a不一定,但公司應該走到這一步了,對他個人來說同樣也是,一個劍客磨劍磨了一年半,總該是想要出鞘,找人比武,大戰一番,試試劍的。
……
作為一個遊戲的開發團隊,甚至不是說真正鋪開工作量的時候,哪怕是前期的頭腦風暴和技術框架搭建,三文魚都並不完整,暫時還無法完成一整個專案。
葉沉溪先丟給他們一個單獨模組,戰鬥。
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戰鬥系統,沒有怪物ai,對方站著不動就行,沒有技能,沒有傷害數值,只有一個內容,搏鬥。
可以看成就是普通攻擊的練習模式。
在兩個月的時間內,葉沉溪要求三文魚工作室完成一個戰鬥deo,包括兩種基礎戰鬥方式,肉搏和冷兵器的刀劍。
角色行動需要考慮武器的特性還有地表阻力,重力等環境引數,還有各種碰撞體積和部位的判定,當然,擁有完整物理引擎的athena2.0對這些都提供了良好的支援,還有現成的視覺化工具。
場景,角色模型,動作所有美術資源都由府南總部提供,三文魚工作室不必操心這個,他們也做不出來。
葉沉溪需要看到具有競爭力的戰鬥效果。
沒有明說,但青魚北美的人都知道接下來他們應該會開啟一個arpg專案了。
……
……
京城的《電子游戲》雜志編輯部,專門負責單機遊戲資訊的編輯部二組,總共有四個人。作為一家本土遊戲媒體,比較遺憾的是他們沒有自己的海外辦公室,很多世界上發生的遊戲相關新聞,都沒有辦法第一時間獲得資訊,派遣記者前往,對知名遊戲人進行採訪……大多數時候也是透過其他海外大媒體的報道才會得知。
現在這四個人力,分出去三個專門負責全天候搜尋青魚網路和《萬物起源》在海外的相關動態,然後整理報道。
“《萬物起源》全球銷量突破200萬!”
<101nove.ritic一家囊括電影,電視,音樂,遊戲等綜合性評分網站)上媒體平均評分升至94分!玩家評分也有85分!”
“《萬物起源》澳大利亞開售,5萬套半天售罄!”
這樣的最新訊息信手拈來。
“瑞典團隊準備用《萬物起源》1:1還原整個斯德哥爾摩!”
“英國中學老師用《萬物起源》給學生授課,遊戲走進課堂!”
社會新聞也有。
哪怕是暫時沒有搜到什麼新鮮內容,全球網路上搜刮一些玩家制作的精美建築,或者到fg平臺上尋找最新上傳的od進行說明,也能充當一篇新聞……
沉默羔羊也很苦惱啊。
對於國內的遊戲媒體來說,網路遊戲還是主流,這和市場肯定是完全吻合的,而單機遊戲這一塊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新聞渠道,也只能翻譯一下外媒的文章,頂多加一點自己編輯們的主觀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