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心要試試么妹兒膽量,如果她連聽個鬼故事都膽顫,我還不如快把她送回去,便對她說:“這事我聽過,是我參軍之後,胖子在東北山區的遭遇,說出來真讓人頭皮子發麻,反正咱坐在車上也是閑著。就讓胖子給你們講講。”
shirey 楊和孫教授也覺得好奇,都在旁靜靜聽著,只聽胖子清了清嗓子,掄圓了開侃:地點在大哈喇子公社團山營子生産小隊的屯子外邊,時間是一九七零年,也是夏天的一個夜晚,山裡的仲夏之夜應該很涼爽,可那天晚上也不知怎麼了,可能是要有大雷雨,悶熱得出奇,天上一顆星星也沒有。
就在那天,王胖子和另一個知青被指派到山上“看場”,就是守著開在半山坡上的幾畝地,那裡種的都是苞米,山裡的野豬最喜歡啃這玩意兒,它啃的多,糟蹋的更多,苞米地被它一滾就是一條衚衕,所以到晚上得有人守著,聽見動靜就出來敲臉盆驅趕野豬。
當晚另外那個知青臨時有事,王胖子只好一個人上山看場,他白天套了只兔子,出門時又從屯子裡順了一水壺土燒,他樂得自己吃喝,就在田間地頭收拾了兔子,嘴裡哼哼著樣板戲“紅燈記”選段,等把野兔從裡到外烤透了,啃一口兔子肉,喝一口土燒,心情飄飄然,覺得山裡的小日子還挺滋潤,只可惜最近沒野豬出來鬧事,找不到藉口放兩槍過過癮。
正得意間,轟隆隆一聲雷響,黃豆大的雨點就掉下來了,胖子趕緊夾著酒壺拎著啃了一半的兔子逃回草棚躲雨,不料棚子裡到處漏雨,根本沒法呆,他一琢磨,苞米地那頭有間磨房,荒廢好多年了,何不到那邊避避?
這間極為簡陋的磨房從解放前就有了,卻已經有好多年沒人進去過,不知是什麼原因,王胖子哪管那許多,抬腳踹開木門,裡面黑燈瞎火,滿是塌灰,但總好過在外邊被澆成落湯雞,他把剩下的土燒全灌進肚子,四仰八叉倒在木箱子上就睡,不多時便已鼾聲如雷。
胖子這一覺睡得很香,也不知睡到了什麼時候,半截被雷聲驚醒,隱約覺得這天怎麼始終不亮?翻了個身又要接著睡。
這時就聽耳朵邊有個女人在哭,王胖子是橫膽的人,又且沒什麼心肺,只顧著想睡,誰知耳畔的哭聲越來越近,感覺都快鑽進腦袋裡了,他迷迷糊糊地罵道:“哭他媽什麼哭!”
被他這一罵,那女人的悲哭之聲頓時沒了,胖子卻根本沒去想是怎麼回事,仍是接著悶頭大睡,過了一會兒,就聽耳邊有個女人說:“你別壓我的鞋,別壓我的鞋,你壓我的鞋我就要你的命……”
這句話清清楚楚,胖子半睡半醒間仍是聽得格外真切,禁不住全身上下起了一片毛栗子出來。騰地坐起身來,饒是他膽大包天,也已出了一身冷汗,再看磨房中哪有什麼女人,門外豔陽高照,天色大亮了。
胖子心覺有異,罵了幾句,起身一看。原來在身下木板上,端端正正的擺放著一雙女式棉鞋,鞋頭還繡了兩朵驕豔欲滴的紅牡丹,胖子抹了抹頭上的冷汗,心中發起狠來,自言自語道:“這家夥,來真格的了。”抄起兩只鞋來扔在地上,狠狠踩了幾腳,隨後揚長而去。
回屯子後他對人們吹起此事,大夥都說十幾年前。有個小媳婦在那間磨房裡上吊了。臨死時穿著一雙新棉鞋,當時連鞋都一起埋墳裡了,苞米地邊上的磨房也沒人再去。怎麼可能在昨天夜裡被胖子見到那雙鞋?豈不撞鬼了?有好事的人,又跑去磨房看了,也沒見有什麼鞋子,都說是胖子偷喝土燒喝暈了頭。
胖子也稀裡糊塗地沒當正經事,隔了這麼多年,也沒見有鬼魂前來索命,不過到今天回想起來,夜宿深山,壓著女鬼的鞋子睡了一夜,也確實覺得有些聳人毛骨。天知道那天晚上是撞到哪門子邪了。
這段經歷卻是胖子插隊時遇到的真實之事,不過此時他在汽車上侃將出來,自是存心賣弄,不肯原事原說,不免要添油加醋,增加了許多聳人聽聞的駭人橋段。
但是么妹兒膽子大,根本唬不住她,只是覺得有幾分刺激新奇,並不理會有多麼可怕。還取笑胖子瓜包氣,扯耙子講個嚇人的故事都講不生動。
我暗中點頭:“這丫頭,果然有個能做些艱險之事的膽量。”正想打聽地仙古墓附近的風物傳說,便借機說么妹兒膽量真是不凡,在老家是不是總聽鬼故事?不妨也給我們講些來聽。
么妹兒說青溪鎮歷史很古老,開了幾百年巫鹽礦,巫鹽是一種特殊的地質鹽,可以加工成食用鹽,古時鹽稅極重,私采地鹽是要掉腦殼兒的,民間大多都是偷著挖掘開採,以此謀取暴利,所以青溪一帶的大小礦井不下千百處,到清代前後就差不多開採盡了,山中再也找不到新的鹽脈,加上後來大舉修築防空洞,使得山裡遍地都是窟窿。
“天然的、人工的、半人工的”各種洞穴山窟縱橫交錯,相互累積疊壓,有的地方深可數十裡,外來之人寸步難行,挖得深了難免會見到許多希奇古怪的東西,所以各種各樣的傳說都有,她曾經常到礦洞礦坑裡去玩,反正那時候不太懂事,也不覺得恐怖。
我聽得這些情形,不禁暗地裡叫苦,眼見這最後一點指望,都要拋進東洋大海裡去了,青溪的各種工程,把大山都快挖透了,卻始終沒人發現“地仙古墓”,不知“觀山太保”究竟使了什麼遮天的手段?也可能“封王墳”只是一個子虛烏有的傳說,根本就不存在於世上。
不過么妹兒說的話中,提到了“穴地採鹽”之事,巫鹽已是滅絕的資源了,如今不複得見,我以前做工兵的時候,都不曾聽說過山裡還可以挖出鹽來,但此事卻有些符合地仙古謎中的“鑿井伐鹽,問鬼討錢”之語。
想到這些,我便以“好個大王,有身無首;娘子不來,群山不開;燒柴起鍋,煮了肝肺;鑿井伐鹽,問鬼討錢;鳥道縱橫,百步九回;欲訪地仙,先找烏羊……”之語相詢,問么妹兒是否知道這些話中藏著什麼秘密?
么妹兒也茫然不解,她從沒聽說過封家秘傳下這段的尋仙暗示,不知話裡打的是啥子啞謎,但要說到“鑿井伐鹽,問鬼討錢”,必定是指“青溪”古鎮,再不會錯的,舊時稱採巫鹽礦的礦坑為“鹽井”,只是本鄉本土的叫法,外地人大多不曾聽說。
“巫鹽地井”皆為地方豪族佔據,窮人只得做“苦力、窯奴”,巫鹽礦內常有沼氣,地底又有隨時湧出地下水,礦工窯奴們下井作業,每每要擔許多風險,常有大批窯奴屈死在井下,故此當地民彥才說“鑿井伐鹽,問鬼討錢”。
我見終於有了一些頭緒,可只此一段,仍是難解全意,估計要想洞悉“地仙村”的謎團,仍是要先破解第一句“好個大王,有身無首”,按部就班地逐步推測,青溪鎮舊時居民早已分散各地,想再多找幾個人打探都不可能,那些古老的傳說,也肯定要比明代的墳墓更加久遠,如今的人未必能還能知道,我腦中思緒雜亂,正沒理會處,只見車窗外雲開霧散之處,遠遠地顯出一座蒼鬱挺拔的山峰,瑰麗奇俏,清幽朦朧,不覺看得入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