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的古墓結構,無不是“非圓即方”,或取天之圓,或取地之方,因此不論是“墓道、墓室”,其位置必合著“四方八門”的朝向。盜墓古術有“望、聞、問、切”四法,其中“問”字訣乃為“佔驗”之術,在古墓中點燃蠟燭就正是一種最簡易最原始的“佔驗”秘法。
蠟燭點在東南這個角落,也是暗合著“推演八門吉兇”之理,蠟燭受到陰邪之氣所壓,燭火微弱暗淡,雖然沒滅掉,但那火苗綠森森的如同鬼火,預示著“驚門有變”,巨大的危險即將發生。
我看蠟燭火苗燃得奇異,心中明白大事不妙,不管它是“鬼吹燈”還是“鬼壓燈”,眼下最好是什麼都別管了,直接逃出去。
可我心中轉了兩轉,覺得自從進了烏羊王古墓之後,實在是有太多蹊蹺離奇的事情,似乎有個極其險惡的陰謀籠罩在附近,我隨即放棄了逃跑的念頭,幹脆一口氣吹熄了“蠟燭”,然後轉頭望了孫教授一眼,只見他離我約有五六米遠,正蹲在那些小棺材旁出神,他的大部分身影都隱在黑暗裡,這一瞬間,我竟然全身寒毛倒豎,隱隱覺得我好象根本就不認識這位“孫九爺”,莫非他真是“借屍還魂”的幽靈?
先前在“南鬥墓室”中,所遇“肚仙指迷”之事太過離奇詭異,我始終懷疑那些從唐代古墓中摳下來的壁畫裡,有障目之物在內,而在迷香一類的燃燒物作用下,更會使人産生某種幻聽,唐至五代時各種奇人異術極多,據說在那些“障眼法”和“攝魂術”一類的勾當裡,單就有一門“照燭攝魂”的法子。多不是現在的人們可以想象。與其點燭開棺,還不如大著膽子不用蠟燭。
這時孫教授看我遲遲不動,便說:“胡八一,你怎麼了?蠟燭點不著就算了,你現在可別怪我嘮叨,這上萬口小棺材只一口是真的,機率是萬分之一,其餘的裡面多半都藏有銷器埋伏,找錯了難免玉石俱焚,你可別腦筋一熱就輕易下手。
孫教授說到這頓了一頓,又說:“在墓門前你好象就挺有把握,我當時沒追問你要如何破解觀山指迷賦,因為我知道你對我始終都有疑心,不到開棺之時,你絕不肯提前洩露給我,但現在咱們都已到了此間,拿你的話講咱們全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了,所以你必須得向我作出解釋,我要先幫你評估一下可行性。”
我一琢磨,倒也是這麼個理兒。但並沒有立即對他解釋我是如何設想的,而是先問孫教授:“這些古舊的小石頭棺材開關奇特怪異,顯得極是神秘,我是從沒見過,九爺您是考古行裡的專家,知道這些東西的來歷嗎?”
孫教授說:“說實話我也從未親眼見過,但我以前在重慶整理收集資料的時候,在檔案館裡看到過一篇文獻。”
其中提到,在清朝末年,有一夥洋人,在巴山蜀水間大肆搜刮騙取咱們中國的古董,甚至包括一些上古的玉器和青銅器。結果被官府發現了,可當時提督衙門也不敢開罪洋人,就找個藉口把人都放了,只扣下了大批文物。
時任的官員恰是位博古之人,他看那些文物行制古怪,都不似人間的凡物,於是仔細追究下去,一直查到引著洋人挖寶的那些山民,將這夥人都拿到衙門裡過了熱堂,嚴刑拷打之後,得知是山民們在深山裡找出來的,那地方估計是座“古墓”,從懸崖絕壁上的一個山洞裡鑽進去,就可見到裡面藏有數萬口小棺材,可棺中空無一物,開啟來唯見一片漆黑的血跡,剩下的那些小石棺就都沒動,僅把周圍陳設的珍異寶物取了出來。
後來這位官員,又親臨現場勘察了一番,見那些藏在深山中的小棺材多得難以計算,棺蓋上陰刻日月星辰與卦數謎符,也不知是做什麼朝代遺留下的古物,他擔心棺材裡封著什麼不詳的妖物,毀了之後會招來禍事,便下令封山埋藏。
在事隔多年以後,他才打聽到,巴蜀之地,自古與外界隔絕,其地巫法盛行,遺留下來的神秘文化,受中原地區“夏、商、周”這三代的影響,格外看重“星相、地脈、巫蔔”之事,始終相信在巫山山脈裡埋有一尊“天神”。
按照巫地之風,人死後都取一樣“髒器”,包括“心、肝、脾、肺、腎”等等,甚至還有“眼球”和“舌頭”,根據死者地位的不同,割取的器官也不盡相同,藏納在小巧在石棺裡,然後在山洞中掩埋供養神明。
古巴古蜀之地有許多以“棺材”命名的地區,追根溯源,自是出自古代流傳神秘的巫風,埋這種小棺材的山洞應該有很多處,雖然從解放後還沒出土過實物,但在“烏羊王古墓”附近出現,卻不奇怪,肯定是“觀山太保”盜發所獲,又透過精心佈置,把“地仙村”的圖譜藏在了棺中,“觀山指迷賦”裡隱藏的最大一個難關,也就是此節。
我聽罷點了點頭,如果這些小棺材的來歷真如孫教授所言,就說明我先前所料絕對沒錯,所謂“生門相連,一首一尾;兩萬四行,百單有七”之言,必是應在此處,但如果棺材真的藏有圖譜,不會是其中一具,以謎文推斷,至少要開兩具石棺才能拿到。
陰刻在這萬餘具小棺材上的符號,都無一個相同,但我敢斷言,“觀山指迷賦”中所提到的線索,百分之二百是來自《周易》,因為《周易》從首至尾,此書在清代以前,字數共計“兩萬四千一百單七”,一字不多,一字不少,清代之後到現代,流傳的版本字數則要多了一些,不再是“兩萬四千一百零七”字了。
此事連常年翻閱研讀《周易》的專家也不知道,孫九爺這樣的古文字專家,跟龍骨卦圖打了一輩子交道,照樣不會留意這種細節,唯獨以“風水秘術”來倒鬥的摸金校尉,最擅長的兩種古術,一是以河圖洛書為骨的“尋龍訣”,二是利用《周易》乾元之理的“分金定穴”,想明白“尋龍訣”是怎麼回事,必先過《周易》這關。
“分金定穴”的口訣猶如一篇混合各種資訊的密碼,到最深一層全是“易理”,“分金定穴”中的第一個方位座標,都是以《周易》中的文字作為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