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生意從零做到14億中國人,容易。
可是已經將14億中國人的生意都做過了,下一步還能怎麼做,不知道。
阿里系最牛逼的幾款app:天貓、淘寶、支付寶、高德、釘釘,近幾年的使用者數量近乎是無顯著增長或者爆發性地增長,也再沒有新app能夠成長到這幾款app的高度。
瓶頸,真的是越箍越緊了。
如果說在國內做新業務,以及將新老業務拓展到海外,是流量見頂後的出路的話,那麼阿里系將這兩條路,都走得跟屎一樣。
當然,如果用屎來比喻,可能與事實不符,可能有些誇張。那麼說,做的很爛,或者說做的不特別牛逼,應該比較貼切吧?
國內的新業務,做的很爛。
阿里系的蝦米,做著做著沒了。
餓了麼,被阿里收購前是行業第一,或者與美團不分上下,或者差了美團些許。
可是,阿里收購餓了麼後,美團已經都快要發展到跟阿里不分上下了。而現在的餓了麼,誰還知道餓了麼在哪兒啊?在阿里系的大本營杭州,點餐叫外賣,都是用美團。
餓了麼?的確餓了。
連餓了麼的員工,如果餓了的話,那麼好的,都是開啟美團app,看看有什麼好吃的。
而這些所謂的國內新業務,大多是收購而來的業務,並不是阿里系內部創新出來的業務。
所以,前幾年阿里是本著公司內部已經沒有太多能力整出新業務來給自己糟蹋了,就仗著本土豪手裡有錢,到處買買買,花錢買新業務來給自己糟蹋。
不過,基本上,阿里收購一家,就搞死一家:蝦米死了、網易考拉死了、uc瀏覽器基本死了、優酷土豆半死不活、餓了麼早就被美團幹趴下了。還有一些個大麥、teabition啊什麼的收購的小公司,就不在此一一列舉了。
這幾年,阿里的錢被自己敗光了,就沒有再轟轟烈烈地收購外部公司來供自己糟踐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過,現在阿里開始糟踐員工了,那就是:裁、裁、裁!
當然了,阿里向來有折騰員工的傳統,那就是pua、pua、pua。
不然,也不會有那篇聲名遠揚的《致阿里》了。
pua多了,自然就得了“驢廠”這個沒命。
所以,現在卸磨殺驢,大裁員工,也是一脈相承、自然而然的了。
據網上的分享,關於裁員,阿里繫有些事情做的非常噁心:比如裁應屆生。
bj、上海這兩個城市,應屆生是有機會透過大學畢業後的初次就業,拿到戶口的。
可是,招聘進來沒幾個月,就將應屆生裁掉。這些剛畢業的學生就失去了應屆生的身份,即便再找到一份新工作,也是沒辦法拿到戶口的。
在bj,非應屆畢業生落戶,堪比登天。
在上海,非應屆畢業生落戶,也極為困難。
你把應屆生招進來後幾個月就裁掉,是損陰德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