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我在三體帶領人類走向神級文明> 第89章 到時候,我們去救羅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9章 到時候,我們去救羅輯 (1 / 3)

星艦國際是這個時代中唯一的強國。

雖然六十多年前,末日戰役給三大艦隊帶來了慘重損失。

但在三大艦隊合併成太陽系艦隊——也就是星艦國際之後,憑藉著在地球同步軌道外得天獨厚的優勢,以及月球、火星、小行星帶這些地方豐富的開採資源,星艦國際恢復的十分迅速。

在朱路與道格·加西亞通完話的幾天後,艦隊國際高層開了一個會議,認為程心成為執劍人後的確有很大機率帶來無比可怕的後果,所以最終決定與聯合國政府磋商更換下任的執劍人選定者。

程心會帶來可怕後果的事,其實他們也是很早便可預料的。

只不過此前若讓他們下場跟聯合國談判的話,他們所需要承擔的代價太大,因此他們才一直猶豫不決。

但現在,曹彬、畢雲峰、朱路三個人加起來的價值,已經遠超了他們所需要承擔的代價。

此刻他們當然捨得下場了。

很多事都是這樣。

甲有能力解決掉一個對所有人包括甲自己在內有害的麻煩,解決需要甲付出一些東西。

如果解決這個麻煩沒有給甲帶來收益的條件,那麼等甲在思考怎麼儘量減少自己付出之後,也會去解決。

可如果這個麻煩具有給甲帶來收益的條件,那麼甲就必須要等看到足夠的收益,否則寧願拖著讓這個麻煩爆發,也不願付出代價去解決。

艦隊國際最開始就是這樣的一個心態。

最初曹彬和畢雲峰以各自加入艦隊國際為條件,請求艦隊國際與聯合國磋商更換選定的下一任執劍人時,已經讓艦隊國際知道了這件事可以獲取收益。

只是曹彬和畢雲峰加起來的收益,還是讓他們感覺有那麼一絲絲的不夠,所以他們仍舊未盡全力。

只是在最開始那一段時間,發表過些對民主選取執劍人的質疑。

而現在,再加上一個朱路,那收益就遠遠超過他們的期望值了,他們此刻也捨得選擇付出代價去解決了。

不過這倒不是說曹彬和畢雲峰的價值不如朱路。

打一個量化的比方:

艦隊國際的期望收益值是2.5,曹彬和畢雲峰加起來的收益值是2,沒達到,再加上朱路的收益值為3,這就達到了。

朱路與道格·加西亞通完話的一個星期後,便有正式新聞傳出:

對程心被選為下一任執劍人後,引發的一系列社會事件包括聯合國大樓爆炸案、布萊爾·紐曼被襲死亡案、各國民眾抵制遊行、各國民眾請願更換下一任執劍人選定者、朱路多次遇襲、程心遇襲險些死亡)進行反思,重新探討程心是否適合成為執劍人為由,星艦國際高層決定與聯合國進行磋商,商討決定是否重新選擇下任執劍人候選者。

與此同時,聯合國官網上再次展開全球性質的投票,就如以前的請願投票一樣,主要是為了統計有多少人支援更換下一任執劍人的選定者。

參與投票的有二十七億人。

其中四分之三,都選擇支援更換。

不過搞出這個投票著實讓朱路怪無語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