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跳躍之後,女媧號都會向跳躍落點周圍發射糾纏態粒子,一是為了探查每次躍遷落點周圍的情況,二則是為了避免會有躍遷追蹤武器跟蹤著躍遷航跡,來對女媧號進行攻擊。
發射糾纏態粒子的過程中是具備一定延時性的,因此藍色空間號航跡,到躍遷了兩光年後才計算得出。
在這個恆星被毀滅的黑暗星系周圍出現了藍色空間號航跡,那麼也就代表藍色空間號應該就在這個星系裡了。
朱路繼續指揮著女媧號向那個黑暗星系跳躍而去。
雖然那個星系中的恆星已經被摧毀了,散落成星雲瀰漫星系各處,不過星系中留存的行星目前也還在按照著原本的橢圓軌道進行旋轉。
雖然沒了恆星的引力牽引,但那些行星的慣性還是足夠讓它們維持數億年運動狀態。
直到數億年後,星系中質量最大的氣態行星的引力效應才會開始產生作用,吸引星系塵埃匯聚,並改變其他行星的軌道,然後在質量逐漸變大後開始產生核聚變反應,慢慢變成一顆紅矮星。
確認了異常引力波源頭是一個星系,朱路倒也沒有那麼擔心了。
不過女媧號的靠近依然謹慎。
這個黑暗星系的行星被摧毀,那應該有兩種可能,一是這個行星和曾經的三體星系一樣遭到了光粒打擊、二則是這個星系裡的文明自己毀滅的。
可是透過紅外天文望遠鏡觀測可以確認,這個星系中存在著像木星那樣子氣態巨行星可以充當掩體。
執行黑暗森林打擊的文明對這種有死角的星系,應該會取用二向箔才對。
因此這個星系,很可能是內部文明自己將恆星摧毀掉的。
如果真是它們將自己的恆星摧毀掉的,那這個文明的實力就有些恐怖了,靠近當然要無比小心謹慎。
地球老家的人都快研究四百年了,但還是沒有將太陽摧毀的能力。
加入到仙女座聯盟, 憑藉著電子族偷偷獲取技術、還得到啟迪者憑空教授許多技術資料的朱路這一隊人, 倒是有了相關方面的技術,但想實施起來也很困難。
教給地球老家的人, 地球老家的更沒有執行能力。
所以,如果黑暗星系內的恆星是被該星系文明自己摧毀的,那該星系中的文明必然有女媧號難以抗衡的地方。
隨著女媧號躍遷逐步靠近,紅外天文望遠鏡能觀測到的資訊也隨之更加全面。
星系裡一共有三顆行星, 星系最內側的是一顆氣態巨行星, 透過光譜分析,體積和質量都要比木星略大。
暫稱甲星。
甲星往外的乙星和丙星,則是兩顆岩石星球,體積分別和火星與水星相當。
在甲星周圍, 環繞著很多顯然是人造物的東西, 按照朱路猜想應該是和掩體太空城類似的玩意兒。
觀測到這個地步,朱路大概已經能明白這個星系的過往了。
無疑適合太陽系類似,座標暴露在宇宙中, 面臨著黑暗森林打擊,而這個星系裡的文明應該也知道光粒打擊的手段,所以和地球人一樣,在遠離恆星較遠的氣態巨行星背後建立起了掩體太空城。
然後打擊降臨、或者是該星系裡的文明自己動手,把這個星系的恆星給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