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
儘管只是一句口號,卻高度的概括了眾人心中的意願與想法,從革命的爆發到失敗,在場的所有人都失去過親愛的戰友,共同戰鬥的同志。他們像是被巨浪包圍的孤島,一直孤軍奮戰,直到另外一座孤島的出現。
原本一些對臺上無名卒不屑一鼓人,也開始正眼的打量面前略帶法語口音的男人。巴枯寧和蒲魯東在臺下竊竊私語,想知道這位口才形象良好的傢伙到底是誰。
臺上的人始終壓低了帽簷,似乎並不太願意讓其他人看清長相。
“我似乎在哪裡見過這個傢伙,但是始終想不起來。不是在某次的代表大會上,也不是在那張通緝令上,該死的,我就是想不起來了。”
蒲魯東一直奔波於革命工作,自然不會去留意到底在哪裡見過加里安的長相。事實上他的長相最長出沒的,便是專門刊登巴黎名人桃『色』新聞的花邊報。
“難道是某個不曾『露』面的革命領導人我也從來沒有見過他啊。”
巴枯寧被法國『政府』驅逐出境之後就未曾再回到巴黎,對於加里安的身份也感到好奇,雙方都在心中認定站在講臺上的男人必定是某位秘密革命的領導者,甚至有可能是1948年歐洲三大革命運動的元老級人物。
臺下的人表面上風平浪靜,心中卻早紛紛對加里安的身份加以猜測。畢竟這場革命黨的盛會,所有人都想著爭當領導者,將自己的路線和思想擺在綱領的位置。
馬克思嘴角勾起了微笑,雖然讓加里安上臺是臨時的決定,但是這個突發奇想卻帶來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從的幽靈,到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每一句都讓人耳目一震,彷彿他是生的宣傳者,不斷的鼓舞著眾人革命的意志。
臺下的聽眾漸漸被加里安慷慨激昂的演講所浸染。
“從法國里昂絲織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我們失去了太多的同胞和戰友,但是一個黑暗的時代,大概終究需要某些人在某些時刻,毅然決然的站出來,站在某個位置,就站在那裡,便是當仁不讓。便是革命的希望,每一位反抗黑暗世界的革命者,以薪柴般的決然,燃燒自己,為後來的前進者照亮前方的路。”
“或許我們會被絞刑,被槍決,被驅逐,被摧毀,靈魂卻成為不朽的路碑,願繼往開來都擺脫沉重的黑暗,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加里安最後掃了眾人一眼,完最後一句話。
“此後如沒有炬火,我們便是永不停息的無名傳火者,唯一的光。”
唯一的光。
即便是眼紅的聽眾也不得不承認,加里安的演講打動在場幾乎所有的革命者,在他的身上,他們看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精神。
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