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法國大文豪> 第九十一章 短視之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一章 短視之徒 (1 / 2)

為了彌補讀者的怨念,避免被寄子彈,加里安的《第六囚牢》直接放出了一萬多字的大章節,直接將劇情推向了眾人歡呼的高潮。大家的好奇被勾勒起來,都想知道丘吉爾醫生最後是接受額前葉切除手術還是與殘暴的制度抗爭到底?

加里安在最終的大結局之前留下了空白,就如同之前的《1984》一樣,很多讀者都想知道最終的結局如何抉擇。也有忠實的粉絲試圖自己填補上一個結局,然而卻並不被人接受,大多數人認為非作者本人填寫的結尾,都是狗尾續貂。

不過讓絕大多數人震驚的還是,加里安的另外一篇報道,被許多人認為是迴歸之作的《德意志民族的崛起》報道之後,立刻在巴黎引起了轟動。

如果作者不是加里安,那麼其他人看到標題的第一印象,肯定是認為某個想要喧譁取寵的傢伙刻意寫出的危言聳聽之作——甚至會認為是法國陸軍部想要哄抬軍費的卑劣手段。

普通民眾不過對這些報告一笑了之,畢竟此時的巴黎可是歐洲的政治文化中心,無限膨脹的自信讓他們堅信,法蘭西此時的國力遠甚於第一帝國!

然而某些目光深遠的政治家和軍人卻從加里安的分析報告中看出了某些倪端,有些甚至與宮廷的外交報告中的內容一致。有人甚至認為加里安與宮廷來往密切,因為報告上引用的許多資料都是秘密不公開的。

這篇報告比起加里安的《1984》,引起的轟動更加強烈。甚至讓他本人變成了輿論的中心點,有人認為這是一篇浮誇之作,所謂的德意志威脅論都不過是在抬舉他個人罷了。而另外一些精英階層卻對這篇文章另眼相看,也在加里安這個人身上多投幾分目光。

相反,龔古爾另外一篇關於《國際歌》的報告卻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畢竟已經過去一個月,公眾的注意力早已經轉移到其他事件上了。

在家中著書立傳的前七月王朝首相,奧爾良的領導人梯也爾也感到驚訝。不過他更多的是對文章的本身,因為他絕對不會相信一個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的外省農民,能寫出這樣驚世駭俗的文章,說不定從一開始到現在,所謂的文學篇章都是另有其人在代筆。

要揭露一個騙局,只需要向騙子發起挑戰。梅里美和聖勃夫都灰溜溜的滾回去,說明背後之人的確有點手段。

“看來要將他引出來,還是需要從加里安的背景下手啊。”

梯也爾看著手邊的報紙,嘴角勾勒出一個笑容。之前聖勃夫並沒有抓住重點,才會被反將一軍。至於梅里美動用政府部門的關係試圖打壓加里安原本就站不住腳跟,梯也爾想要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將加里安打壓的毫無還手之力。

他非常想知道,到底是誰躲在背後,指點這位農民的兒子,在巴黎掀起輿論的熱潮。

人紅是非多,此時加里安還不知道自己連續的在巴黎製造頭條已經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他乘坐著馬車前往庫塞爾街的公館,參加她的沙龍圈子聚會。

對於巴黎的文人而言,能被馬蒂爾德公主接納是一件非常榮幸的奢求。初來乍到的文人都是懷著敬畏的心情走進公館,只有面前的年輕人是個例外。

他向侍從彙報了身份之後,便帶著他進入公館,向馬蒂爾德公主的待客廳走去。穿過了兩邊掛滿壁畫的走廊,盡頭便是馬蒂爾德公主的客廳,從半虛掩的門外,都能聽到裡面客人發出的放肆笑聲。

加里安並沒有急著走進去,而是在門口稍稍停頓了一會兒。

裡面笑談的內容卻讓他皺起了眉頭。

“最近你們聽說了嗎?那個寫《1984》的加里安又回到巴黎了,聽說還寫了一篇關於德意志的報告。”

另外一個聲音附和著響起,隔著虛掩的大門,加里安都能聽到對方尖酸刻薄的嘲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