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您徵求我對遠征中國的意見。您認為這次遠征是體面的,出色的。多謝您對我的想法予以重視。在您看來,打著維多利亞女王和拿破崙皇帝雙重旗號對中國的遠征,是由法國和英國共同分享的光榮,而您想知道,我對英法的這個勝利會給予多少讚譽。”
……
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在我們眼中是野蠻人。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幹的事情。
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不過,我要抗議,感謝您給了我這樣一個抗議的機會。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於人者的過錯;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
……
直到讀到信封的最後,看到那個熟悉的名字時,博爾斯特睜大了眼睛。他揉了揉眼瞼,再重新睜開,以求確定自己沒有看錯。
的確沒錯,最後的署名是,維克多·雨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共和派文人的領袖!
被驅逐多年的反對派!
這封書信的背後還多寫了一句話,請博爾斯特先生將雨果作家的這份書信發表出來,讓世人知道歐洲還有人在伸張正義,反對無恥的掠奪。
一向喜歡製造爆炸性輿論的博爾斯特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他連忙站起身,帶著這封書信,來到了主編的房間。
最近發生在巴黎的遠征軍人被殺案吸引了新聞媒體的眼球,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兇手背後的動機是什麼,一時之間各種陰謀論甚囂塵上,甚至有人懷疑波拿巴政府想獨吞所有的珍寶,才特地的製造出這期慘案。
但是現在這封匿名寄過來的書信,卻很有可能跟兇手有著莫大的關聯。
博爾斯特敏銳的意識到,這是獨家新聞!
得到了主編的允許之後,巴黎報紙發表了這篇雨果譴責英法聯軍暴行的書信。
不過他們都沒有預料到,在這個敏感的時間點以雨果的名義刊登書信,引發了海嘯式的輿論爆炸!
他們終究小覷了共和派文人領袖的人格魅力,原本沉默的巴黎文人在看到了雨果的宣告之後,紛紛發表了譴責法國政府的強盜宣告。一時之間,報紙上的新聞都是對政府的討伐。
巴黎政府頓時慌了。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一個已經驅逐到國外的文人,居然還能引發一場輿論聲討。拿破崙三世現在恨死了雨果,居然選擇在這個敏感的時刻釋出了聲討法蘭西軍隊的文章。虧他之前還慷慨大度的宣佈終結雨果的驅逐,允許他回到法國巴黎生活。
簡直就是在質疑帝國的執政能力和合法性質。
雖然拿破崙三世試圖討好工人階級,但是不代表共和派就有機會上臺篡位。對於敢於撼動根基的勢力,絕對不會終止打壓。
拿破崙三世知道,這次的動亂背後,肯定有一股反對勢力在推動著局面。他甚至感覺到作為法國中心的巴黎,也開始變得不安全起來。
“封了!”
“叫新聞稽核部都給我封了!”
“還有誰敢叫囂的,給我投入監獄!”
喜歡法國大文豪請大家收藏:()法國大文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