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帝很是頭痛,事發之時,史一言和屠成海就來找他了,這兩人話裡話外說那送信的可能是宮裡的太監,那言外之意都指向了呂後,魏帝自然知道這事兒是他做的,而不是別人,可是這些人卻想到了呂後,他也不點破。
但是蘇辰的確受傷,這事兒這麼湊巧,如果有人真的借這一事製造點什麼來還當真可能,畢竟昨日才在朝堂上讓這些人不再懷疑他的身體狀況,先前傳出謠言的人肯定是不甘心的。
如果借蘇辰受傷一事給三司一個警告,也提醒著某些人,再周旋一段時間,或者這謠言春風又起。
魏帝正好也要查明此事,於是應下了喬寶瑩做一個順手推舟的人情。
喬寶瑩見皇上應下了才敢起身,她再坐下,魏帝忽然發現今日見喬氏很不明智,他一個皇帝見一位大臣的女眷,這要是傳出什麼來,豈不是毀了喬氏的聲譽。
正在魏帝左右為難之際,喬寶瑩忽然請求道:“皇上,民女這一次入宮本是來見皇後娘娘的,娘娘身子不適沒見成,民女這就出宮了。”
魏帝一聽,立即點頭,“去吧,改日宮中請宴,再見也不遲。”
於是喬寶瑩平安出宮,宮外候著莫金,莫金看到她輕松出來,鬆了口氣,兩人什麼也沒有說,坐著馬車回到蘇府。
到了府中,喬寶瑩就在堂前坐下,莫情也來了,看到喬寶瑩就嘆了口氣,“這一步走得險,卻效果不錯,今日定國公府的護院已經撤了,卻還問我哥要不要增加人手,倒是被我哥拒絕了。”
莫金拒絕的好,喬寶瑩點頭,叫莫金給陳意寫信,叫陳意回來吧,蘇辰那邊一直沒有訊息,所有的事只有自己應付了,如今身邊人手太少,陳意也不必耗在那邊等著。
這個計劃是喬寶瑩昨夜臨時想起來的,只有這樣她才能平安逃過一劫,以後都不會被懷疑,尤其是她以喬氏的身份見魏帝的時候,明顯的魏帝看向了她的雙腿,她能彎下去行禮,魏帝拋開疑慮,正是她想要的。
屏退屋裡的人後,莫情便將喬寶瑩的腿抬起來細看,只是磨破了皮,還好,莫情留下藥膏。
喬寶瑩卻是嘆氣,“莫情,你什麼時候能搬到隔壁住著,我快要撐不住了,你若是在,萬一有個意外,你也能幫我兜著,如今白九扮成我,家裡又還有孩子得管著,莫情你在就好了。”
說起這事兒,莫情卻是無奈的看著她,“正在徐徐圖之,我幾位嫂子都很精明,要她們能幫著說話也不是一兩步就能成的,不過離我的目標不遠了,我倒是願意多費些耐心和銀兩。”
喬寶瑩點頭,天色暗下來送莫情出府。
莫情出了蘇府,並沒有急著回趙府,而是去了市集,不到傍晚,街頭還是熱鬧的,她買了幾匹京城流行的好布料就回趙府了。
才到家,大嫂章氏過來,恐怕是聽到她今日出去逛街,踩著點兒來的,所以莫情住在趙府的行蹤全部在她們的掌握中,莫情覺得有些不舒服,卻不得不陪著笑,還得跟大嫂很好的樣子聊著天。
不過買下的好布卻並沒有拿出來,只是陪著章氏聊了好一會兒,章氏見狀也不好再留,便先走了。
二嫂和三嫂不曾來,但莫情卻給二嫂昌氏將布料送去了,昌樂拿到這些好布的時候有些驚訝,莫氏為何要給她布?她可沒有大房和三房殷勤,既不巴接四弟妹,也不幫她說什麼話,她倒好,給她這麼好的布來。
在昌氏得知昨日莫氏逛街回來,什麼都沒有給大房和三房買,卻獨獨給了她二房買了布,她反而很是歡喜,立即叫來裁縫入府給家裡的孩子做衣裳,有了這一批布料,他們終於不用穿舊衣裳在裡頭了。
二房一家人都很是高興,幾日後,一家人穿上了新衣,尤其是昌氏,穿著一身裁剪得體的束腰襦裙去給老夫人請安,沒把章氏和馬氏給嫉妒死,這布料便是他們幾房也沒法買的。
再看看四弟妹那衣裳,也是如此華貴,大房三房便有些心裡不平衡了,回到堂前,還以為老夫人沒有起來,誰知四弟妹居然陪伴在老夫人身邊,手裡拿著新衣給老夫人試穿。
趙老夫人也穿上了新衣,她很高興,不是因為新衣,也不是因為料子,而是這是四兒媳婦給她親手縫的,沒有外頭裁縫鋪裡的好,但這意義不同,至少她就沒有穿過其他三個兒媳婦親手縫的衣裳,以後趙老夫人出門應酬,還能說說此事,讓那些老的羨慕去。
莫情乖巧的在一旁坐下,其他三位兒媳婦各懷心思的坐下,趙老夫人朝幾人看去一眼,說道:“咱們趙府也是有家底的世家,在京城也有一席之地,然而這些年由我這個老人家管著家,心有餘而力不足,今個兒我宣佈,趙家生意全部交給四兒媳婦打理,四兒媳婦會做生意,她有生意頭腦,一定會將咱們趙家的産業打理的好。”
隨著趙老夫人的這一番話,在場的三個兒媳婦炸了,二兒媳婦昌氏倒不說什麼,章氏和馬氏卻是不高興了,尤其是章氏,她身為大兒媳婦,按理家中産業該當她來掌管。
長兄如父,長嫂如母,老夫人年紀大了要接班人,也該輪到她才是,什麼時候臨到老四頭上了,再說老四會做生意,萬一將趙家的財産都撈她手裡去了怎麼辦?商人逐利可別忘了,她能賺那麼多錢就是有手段,她們未必鬥得過。
再說這掌家之權一但落到四房手中,要他們一分一毫還得伸手要,做大哥的多沒面子。
章氏和馬氏帶頭反對,昌氏原本要反對的立即住了嘴,想起自己得到的好布,她就當個順手人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