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天下萬民於水火的想法太過聖人,不適合我,我也做不來。為師此生註定與大道無緣,本以為這輩子,就和你們兩位師母老死山中也是不錯,可前些年我在幽州的銅像受到了朝廷冊封,搖身一變成為了當地城隍,遠在連雲山中的我,也隱約嗅到了一絲因果氣運的糾纏,慢慢地也就想明白了一些事。”
“修行界的前輩們,不惜代價將神佛通道封印於天柱山的青銅門後,皆因神佛以天下為牧,收割氣運信仰而壯大己身,前人不甘為神漁牧,這才造就了今日之局。可當今之世,以我等後人目光來看,似乎還不如神佛駐世之時。”
許仙問:“老師可是要重開青銅門?”
林海搖頭:“前人費盡辛苦,才為人間開創出如此大好局面,我豈能隨意破壞,辜負先人美意?”
就在這時,門窗緊閉的內堂中忽然吹來一陣陰風,一直仔細聆聽而無言語的能持豁然起身,擰眉怒目道:
“何方鬼祟,膽敢.....”
能持話未說完便又僵住,許仙見到眼前場景也嚇得後退了一步。
只見內堂之中不知何時,居然出現了一黑一白兩道人影,他們頭戴高帽,一者上書‘一見生財’,一者為‘天下太平’,竟是傳說中的黑白無常!
難道真的是老師陽壽盡了,連如今地府中許久不曾現身的黑白無常都出動勾魂了?
弟子兩人對視一眼,面現悲慼,其中能持自持法力高深,於是便打算上前說項,準備強留下恩師的陽壽在此,卻見躺在躺椅上的林海忽然揮了揮手,示意黑白無常現行退下,兩位無常居然執禮恭敬,真的退了下去。
能持眼前頓時一亮,想到林海之前所說,心中便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古時上有天庭仙神,下有地府陰曹,兩者與人間並稱三界。而今天庭仙神不存,地府綱紀敗壞,各類大妖老鬼,佔地為王,無視陰曹法度。人間如今局面或多或少都與此有關,因為壞人得不到懲戒,好人就算不死,也一直留在在陽間受世道煎熬。
難道師父是想......
彷彿聽到弟子的心聲,林海在躺椅上緩緩睜目,有一道溫潤卻霸道無比的精光一閃而過,輕聲道:
“我入地府,當為冥君。”
古時天庭負責調和四時風雨,引渡善人登仙,平十方妖亂,賞善罰惡。
地府則不然,有十八層地獄警示世人,分定陰陽界限。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便是陰司主持人間公道,從而產生的詞。
林海大道無期,修行在高也逃不出凡人生老病死的範疇,前些年朝廷加封他的銅像為幽州城隍,氣運因果牽扯之下,使得林海從中得以窺見了一絲長生之機。
那就是以陰身入地府修行,主持法度,以教化人間的功德來證果位。
弟子兩人這才明白了師父的深謀遠慮,心中即歡喜又憂愁,喜的是師父有了證道長生的機緣,憂的卻是林海這一去,就算不是天人永隔恐怕也差不多了,此生再見難如登天。
“師尊大道可期,弟子自然為之歡喜,只是師尊此去,從此相見無期,不知師尊可否待陽壽盡後再入地府?好成全我是兄弟二人的一片孝心。”
林海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反問道:“可知你們二師母,因何早故?”
兩人齊齊搖頭。
“青風肉體凡胎,抵不過歲月侵蝕,在得知我打算入主冥府之後,便自行兵解,先行一步在下面等我了。她一個女兒家尚且不待年華老去,我堂堂大丈夫,又如何能忍的了?”
林海在躺椅上再次閉目,輕聲卻無比霸道的低聲念著:
“我林海,豈能有老到提不起劍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