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小兒子的名字,兩口子早已商量好, 生女孩叫卓曉然, 生男孩叫卓曉晨。小二自然叫卓曉晨了。
曉晨總體上來說是個乖孩子,就是餓不得, 一餓就扯著嗓子直嚎, 把他喂飽就不用太費心了,拉了尿了他也哼唧兩聲,但是沒那麼著急。
寧馨觀察到兒子的小性子,跟丈夫說:“從肚子裡就看出來了,這就是個好吃的。除了剛開始懷孕那一陣兒我吐過,後來一直胃口不錯, 到了懷孕後期,老是覺得餓, 你看現在這孩子就是餓不得……”
卓玉航:“能吃總比不吃強。”等兒子大點,得磨磨他的急脾氣。
可不是, 孩子要是不愛吃東西,大人得急死。
楊秋菊見識孫子的急脾氣就說:“能吃好,能吃是福氣。”
等寧馨出了月子,楊秋菊看兒媳婦家裡家外一把罩, 還有兒子和街坊鄰居幫襯著,她就帶上兒子兒媳給她買的東西, 又包袱款款回了老家。
婆婆一走,沒人給寧馨搭把手看孩子,就看出她忙來了。曉悅快放學的時候, 她得把飯菜準備好吧,有時做著飯呢,小兒子的哭聲傳來,可不就耽誤事。等女兒放學了,她飯還沒做好呢。
寧馨又愛幹淨,大人孩子的衣服要經常換洗,小兒子的尿布要天天洗,可不就佔用了她很多時間料理這些瑣事。
而且寧馨出了月子之後,她又把孟旭接到家裡繼續教學,她的日子可算是忙起來了,整天圍著三個孩子轉,還得抽時間給部隊煉藥,有時事趕事湊到一起,她肯定不能生出三頭六臂來。
好在孟旭懂事,帶著孩子也可以給他講課,給他不知任務,可以讓他獨自完成,不用她全程管著。而且寧馨忙得腳不沾地,孟旭有時還可以幫她看看孩子。
孟旭學知識很快,尤其是背誦知識,但是學習中醫不可能只靠背誦就能成為一名大夫,他還得熟悉各種藥材,學會抓藥、配藥,將來還得學把脈,學該怎樣治療各種病症……
反正生了二寶的寧馨非常忙,時間就在忙碌中匆匆流逝。
因為喂養得好,已經六七個月大的曉晨寶寶長成一個胖娃娃,能獨自坐著玩撥浪鼓。他的小胳膊小腿就跟長成的白蓮藕一樣,一節一節的,特別可愛。只要曉晨寶寶吃飽了,一般是不愛哭的,算是比較好看管的孩子。所以,已經上了育紅班的曉悅對這個弟弟也很喜歡,放學經常逗弟弟玩,放假偶爾也會幫媽媽看會兒弟弟。
當然,弟弟也有煩人的時候,他哭鬧的時候就像魔音穿耳;有時還會不自覺地抓疼姐姐的頭發……不過相比較而言,她還是覺得自家弟弟很討人喜歡的。
就算有了兒子,卓玉航和寧馨還是一如既往疼女兒,有好看的不了先緊著給女兒做衣服穿,平時不會因為兒子就忽略女兒。
養兒子和養姑娘不一樣,都說窮養兒子富養女,卓玉航和寧馨就是這樣打算的,女兒要嬌養,吃穿好一些,學到能立足於社會的本領;等兒子大些,要多鍛煉兒子,讓他自立自強,讓他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曉晨寶寶還不知道在未來父母對他和姐姐的差別待遇,就算知道,他也只能受著,因為他註定是家裡地位最低的。
今年是多事之秋,長達十年的文.革終於結束了。國家領導人去世,舉國悲哀……□□勢發生很大變化,這些都跟還是小人物的卓玉航和寧馨無關,他們記得明年就要恢複高考了,這是無數知識青年圓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