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遠詫異的看向李昭:“換一個?”
李昭道:“是啊,換一個吧,第一個條件本宮不能對不起皇上,所以無法完場,第二個,本朝歷來都沒有天師國師,怎麼能樹立這種榜樣?”
“所以大師您難道沒有別的需求?金銀珠寶,宅院古玩,只要是世上有的,您想要什麼本宮都會找給你。”
覺遠怒道;“別的老衲什麼都不要,怎麼就沒有天師國事?”
“太祖開國之初在,重用劉瞎子,難道這不是天師國事?”
李昭道:“那畢竟是謠傳,太祖開國之初,真正立下汗馬功勞的是各位國公將軍,劉伯溫,不過是個文人,不信您去打聽打聽,到底是常玉春付友德的功勞大,還是劉伯溫的功勞大?”
“那是謠傳,從封賞就可以看出來。”
別人都是公爵,劉伯溫是伯爵。
覺遠愣了下,隨後道:“皇後娘娘知道的還不少。”
又問道:“那太宗皇帝呢?靖難起家,靠的不是黑衣宰相?和尚也能封國公,位極人臣,老衲為什麼不行,老衲的本領,要比黑衣宰相高得多吧,娘娘你是見過的。”
黑衣宰相姚廣孝。
就是他攛掇太宗靖難的。
相傳起兵那天,來了一股黑風,把太宗的帽子吹掉了,所有人都認為不吉利,就連太宗自己,都覺得這是上天給他的什麼指示,帽子,不就是頭?
掉了帽子,起兵要掉腦袋。
但是姚廣孝就力排眾議,說太宗掉的是親王的帽子,因為要換更大的帽子了,所以這是上天的指示,讓他起兵。
當然,靖難是實打實的打仗,太宗身先士卒,他只是用了封地的那一點兵力,要平推到南京,想想那種難度,也是遇到十分多的挫折,九死一生。
曾幾度想要放棄,但是都是姚廣孝在給他打氣。
在最頹敗的時候,太宗準備束手就擒,但是姚廣孝揪著太宗的衣領罵他,你就這麼放棄了嗎?你準備像你的兄弟一樣,被謀殺滅種嗎?
前進也是死,後退也是死。
最後太宗被激發了鬥志,一舉奪下南京。
而且姚廣孝非常聰明,當然也出了許多計策。
可以說,姚廣孝確實是太宗的貴人。
在太宗登基之後,姚廣孝被封為一等國公,太子太保……所有好的官銜和榮譽,太宗恨不得都給姚廣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