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也很聰明,也知道經濟仗的重要性。
長城的建立,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如何體現這個智慧,除了工程艱難之外,還有一點,簡直是絕了。
長城以北,正好是全年降雨量400的分割線。
也就是北面,降雨非常少,就算收複失地,要維持統治,要讓人們生存,也十分艱難。
也就是,古代的條件,那種地方,要起來沒用。
所以建了長城防禦。
所以這個仗,就算打贏了,那土地中原人們也不稀罕,沒什麼用。
中原人和邊疆部落打仗,一直都是吃大虧的,但是不打還不行。
所以先打經濟仗吧,損失還能小一點。
……
……
楊厚照想出來的對策,跟李昭估計的差不多。
把楊廷和他們都叫來,楊厚照道:“封鎖遼東邊關,雙方禁止貿易,任何人任何組織,不得已任何藉口,向遼東部落購買毛皮,如有違反,以謀反之罪論處。”
就是要切斷遼東各部和中原地區的聯系,應該說砸了建州女真的飯碗,遏制其咽喉。
這是要跟一個小小部落翻臉?
遼東的女真族,一直都不是王朝的對手,王朝的敵人不是韃靼蒙古嗎?!
有個大臣道:“皇上,可是馬上就要入冬了,入冬了禁止販賣毛皮?那大家怎麼過冬?!”
楊厚照怒道:“因為你過冬,所以江山社稷都不顧,所以祖宗基業都可以丟,就因為你要過冬?你就不會想別的辦法?”
那大臣被罵的面紅耳赤,臉上也極其委屈。
他當然不差那一張毛皮,他早都有,怎麼也不會凍死,但是別人呢?
王瓊想了想道:“皇上,停止貿易往來不是不可,但是確實要入冬了,百姓也要過冬,怕到時候禁止不住,反而引起慌亂。”
“應該出臺一些政策來應急,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百姓就是大多數人,人是逐利的,利益越大,越能冒險,有些人才不管你什麼民族利益江山社稷。
他只要利益,所以自古“漢奸”前赴後繼!
但是光指責沒用,既然有那麼多漢奸,就說明這是人性固有的。
人性固有的東西,早做防範,比暴力制止付出的成本低!
楊厚照點頭道:“你說。”
王瓊道:“邊關將士,是最需要溫暖的,老臣希望,戶部今年能多撥一些款項,多買些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