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隔壁金飾店的老闆出門送客。
李昭忙行了端正的禮,後咧嘴一笑:“誰怕錢多咬手啊,許伯伯您這笑的合不攏嘴,不也一樣嗎?”
今年恰逢三年一度的春闈,五天前放的榜。
新晉進士前途不可限量,有之前沒定親的,無論富裕貧窮,一朝中第,都能說門好親。
成親也有停妻另娶的。
比如,陳世美!
總之,這又是個很多進士訂親的季節。
訂親就要下聘禮,按照京城規矩,除了特定的幾樣吉祥物品,首禮還要有鐲子,作為婆婆給未來媳婦的見面禮。
鐲子,圓的,取套住不跑之意。
所以藉著放榜訂親的東風,街上金銀玉器店的飾品都賣的很好。
許老闆哈哈大笑,手指揶揄的點著李昭:“誰能比過你,你小子。”
因為下聘都買鐲子,而鐲子中,玉鐲溫潤,如兒媳婦的好性格。
奇玉坊玉質上乘,做工精湛,再加上李昭“心黑”的開店宗旨,上午才出頭,光名貴玉鐲就賣出去五對。
日進鬥金!
李昭但笑不語,算是對許老闆話語的一種預設。
這時一個大嗓門從奇玉坊中傳出來。
“阿昭,客人都走遠了,你在門口傻笑什麼呢?”
是店裡的掌櫃彪叔在叫他。
李昭十四歲開店,父親老實只有手藝,對經營店鋪幫不上忙。
於是李昭就請了這個行業的老行家,就是彪叔。
彪叔跟父親有交情,他認識海外人士,幫李昭做成了數筆海外買賣。
奇玉坊賺錢,有彪叔一半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