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安平四年秋,建寧府崇安縣。
餘幼嘉躺在醫館的床上,任由耳邊哭聲與紛亂思緒穿腦而過,終於理清到底發生了什麼——
自己如今,竟真成了一個十二歲的古代小娘子。
而且還是一個氣性大到,生生把自己氣死的小娘子。
餘幼嘉心中哀嘆一聲,正想擦去眼角溢位的水漬,送走原身最後一抹不甘執念,就見床旁的舅母李氏小心的握住了她的手。
李氏是個頗為端正幹練的婦人,傷心時哭起來卻也頗為狼狽:
“乖囡,你娘既如此糊塗,非要接餘家那一家子罪臣女眷回來,還把你趕出門,害你病成這樣......你往後,便也不要再回去了!”
“你舅舅死的早,死前對我極好,我雖心心念有個閨女,可卻也不願意再嫁。你過給我做閨女,同你表哥一樣姓周,和咱們做一家子!”
“咱們...咱們明日就將崇安縣的藥鋪地契都賣了,一同南下,我與你表哥一定努力賺錢給你攢嫁妝,以後風風光光的把你嫁給個好夫婿!”
大顆大顆的淚滴落在餘幼嘉的手上,灼燙的嚇人。
如此模樣的李氏在餘幼嘉腦中與從小疼愛她的舅母對上了號,餘幼嘉能看出來,李氏這回是真的大怒之下傷了心,決意將她帶離這趟渾水。
但......
餘幼嘉心有感動,卻不代表她能接受這份好意。
若是腦海中的記憶沒有騙人,她穿越過來的這個時間點,恰好是最差的時間點。
不然,李氏也不會說要賣鋪面地契,像逃難一樣,要帶她離開此地。
而導致這一切的‘因’,皆在於原身的親生母親周氏!
十數年前,江陵餘家的大老爺來崇安訪友時,打馬遊街,令周氏少女懷春,一番鬧騰,哪怕同周家斷親,也要成為餘大老爺的外室。
可外室哪裡是這麼好當的。
周氏從小被周家嬌慣,滿心滿眼只有情愛,不通俗物,不諳解語,不會手段,只知數十年如一日的嬌蠻任性,等大老爺來哄。
不消幾年,大老爺便厭棄了腦袋空空的周氏,給了些銀錢,斷了干係。
而大老爺的正頭大娘子,也抱走了周氏生的前兩個閨女,只留了一個剛剛出生的餘幼嘉,放在周氏身邊。
原本事情既已如此,周氏母女二人自然不可能再同餘家有什麼干係,但懷就壞在——
周氏是個糊塗的。
半月前,行商腳人茶樓說書,都在不約而同的說起了江陵餘家獲罪之事。
傳聞說的有鼻子有眼,說時任當朝宰輔的餘老太爺在早朝時觸怒龍顏,被午門廷杖,不治而亡,餘家全家滿十四以上的男丁被流放,如此天子尚且餘怒未消,兩日之後復又下抄家之令,餘家家中女眷不許帶任何簪釵環佩,被趕出餘家.......
原本如日中天一般的餘家,只一息,便散了。
餘幼嘉雖還有些渾渾噩噩,但回想這事仍然有些震驚。
但更震驚的是,周氏居然修書一封,又給了不少家底,言明願意接納餘家女眷,讓女眷們快快過來.......
這個時間點,接收罪臣女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