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是人工種植的古樹,是一種李霧不認識的樹木。
但是可以看出來,這些樹木在很久以前就被種植在這裡了,溝壑密佈的蒼老樹皮充滿了年代感,更有著無數的認為痕跡,訴說著它最少經歷過幾百上千年的風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如今更是已經和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密不可分。
這個城市中,七橫八縱的主幹道,將整個城市分割成了好幾十個片區。
這也是李霧第一次來到蠻荒的城市中,充滿了新奇的感覺。
不過幾經打量,他也總結了出來,這裡和前世電視劇中的古代城市很像。
每個片區中都有規劃好的各種區域,以李霧的眼光來看,都是很科學的。
佔地最多的就是居民區,這裡居住的都是普通人家,安居樂業。
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小院子,有著兩三層高的小閣樓。
也有商業區,碧瓦朱簷,雕欄玉砌,層樓疊榭,古色生香。
富人區更不用說,李霧經過了一個個佔地極廣的莊園,那裡面丹楹刻桷、飛閣流丹,高亭大榭才是莊園中的標配。
貧民區的範圍倒是很小,但這也是每個古城都不可缺少的一片。
這裡就比較亂了,亂象橫生,各種臨時搭建的小木屋、草屋凌亂的散落在各個角落。
“建築物比例比中原大,其他的倒是和中原城市差不多。建築材料大都是土木,都偏愛雕欄玉砌、殿堂樓閣。”
江為止似乎也是第一次來到蠻荒古城,發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根據他的大概描述,李霧也對中原的風貌有了一個大概認識。
建築物的樣式上面,還真和電視劇中的古代差不多。
大興土木,建築比例遵循視覺美學,沒有蠻荒建築的比例大,更加精緻,符合黃金比例。
當然,這個建築比例小不是說中原沒有宏偉的建築了,甚至恰恰相反,中原的壯觀建築並不在少數。
因為中原人多,同樣高度的一棟大型閣樓,蠻荒可能是三四層,但是在中原要做成六七層的樣子,以應對人口太多的局面。
這樣就顯得建築比例比蠻荒小很多。
喜歡荒漠之主請大家收藏:()荒漠之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