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上映。
張羅夫拍攝的蝙蝠俠第2部 電影。
此前的預告片倒是不錯,再加上是《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後續展開,吸引了不少人進入影院。
《蝙蝠俠:開戰時刻》的吸引力並不太足,那是《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前傳,且有過回溯,現在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可沒有任何的劇透。
不少影評人也走進了影院,要去看看張羅夫的這部電影,不看的話,他們可沒得批評。
江夏也第一時間走進了電影院。
他現在的工作不忙,幾乎可以說是提前進入了退休狀態。
低調的來到影院,江夏躲在角落,默默看完了《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張羅夫說自己這部電影能達到八分,但讓江夏來看,能達到九分。
《蝙蝠俠:開戰時刻》絕對給他極大的震動,所以在這部電影當中,一點也看不出原本的毛病,整個節奏行雲流水,劇情結構安排合理,大場面鏡頭也非常給力,或許唯一的弱點,依舊是對畫面的把控上。
張羅夫對構圖依然有些不熟練,對這樣黑暗系風格的電影構圖,不熟悉,用起來也不太熟練。
瑕不掩瑜,整部電影上來看,張羅夫的進步巨大。
江夏能看出來的東西,專業的影評人當然能看出來。
於是,全世界都在為張羅夫唱贊歌。
把張羅夫形容成了導演界冉冉升起的新星,認為以張羅夫的進步速度,過些年追上江夏也不是不可能。
如此鼓吹,與當初全球批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講述的故事,是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之後八年,蝙蝠俠消失了八年,而布魯斯·韋恩也住在他的房間裡八年沒有現身,他本人受了傷,腿都瘸了。
然而哥譚再次迎來了挑戰,為了拯救哥譚,布魯斯·韋恩不得不再次穿上披風,化身蝙蝠俠與惡勢力展開戰鬥。
在戰鬥過程中,貓女出賣了蝙蝠俠,讓布魯斯·韋恩落入黑暗監獄當中,整個城市被雷宵古的後人所統治,哥譚將迎來核危機。與惡勢力的戰鬥過程中,羅賓走在了最前線,一直在想方設法的戰鬥。
最終,蝙蝠俠回歸,在貓女、羅賓、戈登局長的幫助下,成功解除了哥譚的危機。
可是蝙蝠俠本人,似乎隨著核彈一起爆炸,再也沒回來。
電影的最後一個鏡頭,是羅賓進入了蝙蝠洞中,似乎宣告著他繼承了蝙蝠俠的衣缽。
結局是開放式的,給人留下個懸念。
布魯斯·韋恩沒死,羅賓進了蝙蝠洞,到底誰才是未來的蝙蝠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