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說自己寫不來是實話。
歷史大事件來寫戰爭,他還能寫的來,帝王風骨其實要比文人風骨更好體現,浩瀚青史留名的文人們,那璀璨的風華,相當不容易展現。
每個文人的才思風采,不光是寫起來難,演員演起來都難。
“找人寫?”鞏杉問。
這麼多年的瞭解,江夏說他寫不來,那應該是真寫不來,所以鞏杉也就沒問為什麼寫不來,只是開始想替代的辦法。
尤芳菲說道:“別人來寫,你覺得這個人會去拍?”
“這倒也是。”鞏杉有點頭疼了。
程馨說道:“我覺得你可以試試,慢點無所謂,就查資料慢慢寫劇本,然後一點一點的完善,就選擇一兩個人來體現那個時代。大唐盛世,管中窺豹即可。”
“我覺得可以把時代動一動,不寫李世民時期,寫李治時期。”尤芳菲建議說道。
江夏搖頭道:“李治的存在感太弱了,雖然他那一朝的大唐是最盛世的唐朝,但跟天可汗李世民比起來,跟千古女帝武瞾武則天比起來,存在感太弱。”
“我也不同意寫李治時期,李治時期能拿出手的歷史事件太少,能讓人印象深刻的太少,遠不如唐太宗。如果不寫文人來展現中國傳統文化,那就不如寫帝王,繼續延續這個劇本的風格。”鞏杉說道。
程馨道:“先把這個劇本寫完,然後再看情況,反正也沒給規定時間,對吧?”
“對,沒說具體時間,但估計是讓我在分級改革完成前,把電影拍出來。”江夏說道,“當然,咱們不拍,他也沒轍。”
“這話不能說,咱們本來就想這麼做不是?”尤芳菲說道,“我覺得江夏說的對,電影的影響力是比電視劇要大,看看這麼多年,咱們也輸出了不少電視劇,但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卻沒達到預期那麼高,歸根結底,還得看電影。”
鞏杉道:“那就只能慢慢寫慢慢拍了,但其實我感覺一代宗師的思想就挺好,有燈就有人,講述的是傳承。”
“也是巧了。”江夏點頭。
四個人又商量了一陣怎麼做後,就各回各自住處,明天還得繼續開會呢。
三個女人離開後,江夏看著電腦上的劇本,陷入了沉思。
他寫的劇本提綱有,大致也寫了一半,但要說展現的傳統文化方面,還真沒多少。
儒家基本的“天地君親師”沒有展現太多,主要也是大唐身為中國古代最開放的朝代,也可以說是儒家思想影響極弱的王朝。
王朝的領導者,為了給自己找個好的祖先,把道教創始人老子奉為祖先,然後隨著玄奘西遊歸來,佛學大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