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房間,他住的地方就在旁邊不遠處,山裡寒露重,得虧他行李中有防寒的東西,不然只是睡那麼兩天,就得生病。
在房間裡,唯一的燈光,也還是他帶來的行動式充電臺燈。房子裡有插座,能充電,但沒燈……
江夏這兩天只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情就是寫小說,另外一件事情是燒腦。
要給鞏杉準備第二張專輯,他不知道鞏杉有沒有自己寫歌,他還是要準備十首歌拿出來給鞏杉。
上一張專輯,江夏給鞏杉挑歌的時候,主要選的是蔡依林的歌,主要求變,歌曲種類繁多。這次江夏還是準備走這個風格,主要從蔡依林的歌曲中給她選,輔以其他歌手的一些歌曲。
第一首被定下來的歌曲,就是《倒帶》。江夏在上張專輯,就要把這首經典歌曲拿出來,只是考慮到鞏杉轉型,還是沒拿出來,往後推到這張專輯中來。周傑倫寫給蔡依林的歌,也是後來兩人分手後,每每提起兩人的感情,被提到最多的一首歌。
蔡依林多次唱這首歌,唱到哽咽。曾經在某次新專輯發布會上,演唱這首歌,前來的五千歌迷,哭著跟她一起唱完。
第二首歌,江夏思量許久,把《愛情三十六計》這首歌放了上來。這也是蔡依林代表作之一,最具有蔡依林風格的歌曲之一。收錄在04年的專輯《城堡》當中,還登上了央視春晚。不收錄這首歌,確實說不過去。
在之後,江夏在《舞娘》這首歌上,陷入了糾結。要不要把這首歌放在專輯裡,江夏還是沒下定決心,只能待定。這首歌,在江夏個人看來,算是蔡依林最巔峰一張專輯裡的代表作了。之後蔡依林的歌曲,江夏就聽的少了。
《日不落》和《馬德裡不思議》兩首歌,也在江夏考慮當中,最終江夏決定把《馬德裡不思議》放到這張專輯裡來。如此決定,還是時間前後的原因,《日不落》要晚於《馬德裡不思議》。
除了這三首歌外,江夏還選了一首《野蠻遊戲》放在這張專輯裡。這首歌算是一首旋律輕快的歌曲,算不上多麼經典,主要充數量用的。
選完了蔡依林的歌曲,江夏下一個目標放在了孫燕姿身上。《遇見》是孫燕姿的歌,那麼江夏也想再選一首孫燕姿的歌進來,想了一下,把目光放在了《綠光》上面來。這是孫燕姿2001年的歌,比《遇見》都要早。
江夏也考慮了《天黑黑》、《我懷唸的》等歌,最終還是決定用《綠光》。江夏給鞏杉選歌,不能只是選擇聽cd聽的好的。他還要盡量給她選擇,能在演唱會上掀起氣氛來的歌。
鞏杉最主要的身份,也還是一個歌手。已經開過四場演唱會的她,肯定不會停下開演唱會的腳步,明年肯定還有演唱會。到時候再讓鞏杉唱那些民謠歌曲,不太合適,得拿這種能嗨氣氛的歌來控場。
定下來這首歌,已經定下來五首歌。第六首歌的選擇,江夏沒繼續在孫燕姿身上選擇。一張專輯裡,有一首孫燕姿的歌就足夠。主打的風格,還是蔡依林的風格。等把蔡依林的經典曲目,一網而盡之後,江夏才會考慮給鞏杉換別人的歌。
第六首歌,江夏選擇的是《心牆》。郭靜的歌曲,收錄在2009年的專輯《在樹上唱歌》當中。江夏能記得這首歌,還是因為這首歌是林俊傑的曲子,後來被他收錄在專輯《她說》當中,重新演繹了一遍。可江夏最初記住的,還是郭靜那一版。
第七首歌,江夏考慮的時間靠後了一點,他把目光放在了《走在冷風中》上。這首歌誕生的時間,相對江夏選歌的年份來說,算是靠後。哪怕《心牆》都是在10年之前,這首已經推到了10年後。
選定這首歌的原因,純粹是江夏喜歡這首歌,就想任性地把它拿出來。同樣任性的,還有第八首歌。
鞏杉限於年齡和聲線問題,江夏沒辦法給她選一些太成熟的歌曲。比如莫文蔚的歌曲,江夏暫時給她放了過去,同樣的還有一些老歌,都被江夏暫時放過去。歌曲內容不合適的也不行,讓鞏杉去唱那種需要閱歷才能懂的歌,她也唱不出來味道。
能把情歌味道唱出來,江夏已經燒高香了。
讓江夏再次任性的歌曲,是徐懷鈺的《踏浪》。若說魔性的歌曲,這首歌不上榜都不行。
說到這首歌,最讓人熟知的版本是徐懷鈺唱的,但這首歌的原唱卻不是徐懷鈺。這是一首八十年代的歌曲,原來是由沈雁唱的。只是她唱的版本,跟徐懷鈺版本不一樣,原唱的《踏浪》聲音輕柔,是一首校園歌曲。
後來讓徐懷鈺一改,頓時整個畫風都變了,魔性了很多,洗腦了很多。江夏少年時期,可沒少被這首歌洗腦,所以這次江夏任性地把這首歌放了上來。
任性了兩首歌之後,江夏重新把心收住,還有兩首歌,得再找兩首能撐臺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