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杉看過歌詞,卻不知道是如此唱出來的。
其他人連歌詞都沒看過,猛然聽到江夏的聲音,說實在雖然聽不太清楚,卻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畫面感。
恍惚間,彷彿就是江夏現在的動作,站在熟悉的“舊地”,夜半時分,離愁、孤單、佇立、燭火。
江夏現在展現出來的情景,與歌詞一致。
其餘人這才知道,為何江夏要弄這麼一個地方,原來是為了配合歌詞意境。
接下去的四句歌詞沒什麼,然而到了副歌部分,第一段副歌還好,第二段副歌,頓時把整首歌的意境帶了出來。
“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
楓葉將故事染色,結局我看透,
籬笆外的古道我牽著你走過,
荒煙漫草的年頭,就連分手都很沉默。”
這副歌唱出來,眾人才知道江夏在折騰什麼,原來在講分手,在講“荒煙蔓草”時發生的故事。
周圍不光是鞏杉工作室的人,還有鞏杉在劇組帶來的一些工作人員,幫忙弄道具的。
他們聽江夏唱歌,很是不解,都在竊竊私語。
“這是什麼唱法?吐字不太很清楚,但這麼強的畫面感,沖擊力很強的感覺。”
“何止,你沒覺著這首歌厲害嗎?歌詞挺古怪,唱的也挺古怪,竟然還很好聽。”
“這還是清唱,真不知道會加什麼音樂一起。”
“場景配歌詞,簡直絕了。”
“不得不承認這個江夏很厲害。今天沒白來。”
“杉姐喊幫忙的時候,聽說是給江夏弄場地,我就過來了,很想看看江夏。不虛此行。”
“有沒有發現江夏脾氣跟網上不一樣?”
“發現了,挺嗨的一個人,也挺有範的。”
“就沒一個說江夏唱的好聽嗎?他唱歌不好聽,咋想的?”
“我覺著江夏唱的很好聽,老人與海感覺一般,但丁香花真是聽的入心,我鈴聲還是丁香花呢。”
“老人與海好聽,我鈴聲是老人與海。”
“不管了,我要找他要合影和簽名。”
“我也去。”
……
江夏沒覺著自己是個很有魅力的人,但實際上他是個挺有魅力的人,特別是他在演唱歌曲的時候,全身心地投入,融入情緒,帶給人的感染力很強。
每當有人在現實碰到江夏,總會發現他身上的一點魅力。待人溫和,做事用心,帥氣卻沒什麼架子……
這是江夏待人客氣的時候,展現出來的素質。對於熟人來說,就是跟趙永江他們那樣,聊天打屁,互相打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