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寧三人去了碼頭,今天魚仔依舊暢銷,但是價錢下來了。
“老伯,昨天可不是這個價啊!”她詫異的笑問。
漁夫無奈道,“現在村裡村外都自己去捕魚了,這一條河來自五湖四海的水,有人在自家那邊佈網,有人開河道引水,導致咱這裡競爭力大,大魚都賣不出去嘍。”
“原來是這樣啊。”所以說,根本不用她下手,只要大家找到了賺錢的路子,都會爭先恐後的去想辦法。
資本主義只能管這裡一帶,管不到四面八方的村子,每個村子幾乎都有河流,興許那些河流的水彙集到這裡,又或者這裡的水流去那邊。
但魚有順水而下,也有逆水而上的。
只要大家行動起來,就不怕撈不到魚。
這種情況下,她就只能出錢買魚了。
“那還有多少魚仔?”
漁夫秤了一下,“十五斤。”現在就不能送了。
“行,全給我吧。”
之前是十個銅板五斤,現在也就收了她十五個銅板。
有木桶,有揹簍,一個籮筐放一樣,魚仔也分別裝進去,這樣挑著不累。
出縣城的路口,見一阿婆賣雞苗,唐寧興趣來了,急忙跑過去問,“阿婆,這雞苗是可以賣的嗎?”
現在的家畜都是自生自滅了,因為沒有糧食喂他們,去年瘟疫大多數都死了。
像是他們村子,加起來可能不到五十隻雞鴨,還有一些是從她家搶過去的。
“年紀大了,沒法養,小夥子,你要就二十個銅板都帶走吧。”阿婆眼睛不好使,手在一旁摸索著,顫抖著聲音說道。
唐寧數了一下,有十二隻,當即數了錢給她,“您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