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太監一聲喊,幾個太監走了出來給眾人分發試卷,
楊青仁拿到手一看,題目一片空白,意思就是隨意發揮,把想對官家說的話,提的建議,國事上的一些想法都寫出來。
想了想,先是提議官家把科舉正規化,改為三年一次,
原因有三,一是現在的科舉時間沒確定性,有時候一年一次,有時候兩年一次,有時候三年一次,直接定為三年給考生確定時間。
二是考生數額巨大,不僅傷財,還給各地方官府帶來巨大的壓力。
三是人才的選用,一年一次和三年一次並無區別,無才之人連年考試也考不上,有才之人三年一次也可以考中。
寫完這一條,
又為奴籍,賤籍,樂籍,寫了一條出路,以錢贖身,三種籍貫分為不同的數額脫籍,其中樂籍掙錢最容易,可花費鉅額的金錢贖身,把得來的錢收入國庫,作為軍需。
寫完這兩條,
想了想又補充了一點,設立檢查部門,約束每個府州縣各級別的一把手的權力,把皇城司的職責一分為二,一部門專門針對犯事之人,一部門作為檢查部門的從屬專門針對貪官汙吏。
寫完三條以後,把卷子交給太監然後坐在座位等待起來。
隨著眾人全部答完,楊青仁和眾人被送到了皇城外,各回各家。
剛一回到茶坊,
此時的趙盼幾女正在悠閒地喝著茶,等待著。
看見楊青仁,趙盼兒詫異道,“怎麼這麼快?”
楊青仁開口道,“這次與往屆不同,官家只是問策,並沒有考其他。”
孫三娘著急道,“那你考的怎麼樣?”
楊青仁也不太肯定,但是沒像上次一樣凡爾賽,直接開口回答道,“還行吧!”
宋引章開口道,“楊官人,你若是考上狀元就好了!到時候我們趙氏茶坊也會跟著風光一把。”
楊青仁聽見她這麼說,搖了搖頭,對著趙盼兒開口問道,“對了,我們茶坊已經好幾天沒開業了,盼兒,你有什麼打算嗎?”
趙盼兒開口笑道,“在你學習的這幾天,我已經做好了打算,茶坊我不準備開了,打算開一家酒樓,一來三孃的手藝足夠,二來酒樓的話我也不用拋頭露面,只需要在後廚泡泡茶便可以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青仁點了點頭,開口道,“你決定就好,生意上的事情我不如你懂!”
趙盼兒點了點頭,“對了,酒樓的名字你幫取一個吧,再叫趙氏茶坊不合適了!”
“酒樓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