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考場都有考生背誦墨義的聲音,光憑這些聲音,楊青仁都能想象到他們搖頭晃腦的模樣。
等了大約半個時辰,就有衙役來發筆墨紙硯。
為了防止作弊,這些都是統一規格的,紙都不太光滑,墨也是雜墨。
接著又有人來發放清水和乾糧。
又等了一會兒,就聽到傳來一聲銅鑼聲,接著一個聲音響了起來,“開考!”
隨著這一聲,衙役開始分發試題。
試題考卷拿到手之後就可以答題了。
第一天考的是墨義。
楊青仁根據記憶,先把出處,作者寫了出來,然後再註釋,寫出大概的意思,這次他沒有像在船上開玩笑那樣,而是認真的解讀起來。
一連打了兩個小時,楊青仁才答了十幾道題,甚至還有兩條題不會,也沒瞎蒙出處和作者,直接把註釋寫了出來。
考場裡的狀況百出,
有因為答不出來題,痛哭流涕的。
有明明知道,但想不起來出處的,急的不停的撓桌子。
有嘶吼的,砸牆的,還有躺平呼呼大睡的。
衙役也充分的被帶動起來,時不時就得呵斥鬧的動靜大的考生,
一直到深夜,
楊青仁終於把題做完了,看著乾淨整潔的卷子,感謝小學語文老師,初中語文老師,感謝王羲之。
做了一天的題,把乾糧塞進嘴裡,喝了幾口清水,吃了幾口便睡著了。
第二天,詩賦的卷子發下來,萬萬沒想到竟然都是一些寫景抒情的題目。
這對於楊青仁來說,一點難度都沒有,只需要注意年代,抄抄抄就好了。
陸游,李清照,納蘭性德等等,為他提供了足夠的底氣,再次感謝各階段的語文老師,感謝大學選修的詩詞賞析。
簡單的答完題以後,開始等待起今天的乾糧和清水,雖然乾糧的味道不怎麼好,但是還蠻頂餓的。
等了半天沒等來,沒聽到旁邊有考生問這個問題,他也不敢問,怕被認為作弊,最後只能一隻手摟著肚子,一隻手捂著鼻子進入夢鄉。
第三天一早,楊青仁就被餓醒了,睜眼看向桌子,並沒有乾糧和清水的發放,還好是最後一天,他熬完就能出去了!
卷子一發下來,他便有些頭痛起來,找的先生和看過最近幾年的策論題目,都選擇押題為賦稅,但是沒想到今年卻變了,變成了貪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