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由附近其他國家臨時整編的數百萬軍隊充當先鋒,而太夏的精銳軍團則差不多有四十萬左右的樣子,再加上十幾名聖靈以及數百名鬥羅,全部被劃為了此次行動需要正面作戰的序列!
太夏方面並不清楚易秋打算如何對付狄羅方向的蠻族先鋒,但既然易秋答應了下來,太夏方面就相信不會出什麼問題。
所以為了保證大城方向的戰事不出意外,狄羅方向原本構建好的防禦圈,基本上被太夏直接抽調一空!
蠻族展現出來的恐怖實力,讓太夏驚覺之前的準備過於的薄弱,索性這還只是蠻族的先頭部隊。
聖戰也剛剛開始,一切還來得及去進行修正!
相比於太夏方面軍隊調動的頻繁以及規模的浩大,易秋這邊則相對來說聲勢小了許多。
由於算是聖戰的第一場正面交戰,易秋希望戰局能夠幹脆利落,讓戰族對蠻族有一個具體概念的同時,至少也要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才能真正的建立起戰族的心理優勢。
而戰爭之中,氣勢以及心理上的優勢是絕對不能忽略的關鍵因素!
所以盡管易秋方面的調動聲勢小了許多,但和太夏方面調動的那些普通軍隊相比,易秋所調動的,卻全都是真正的高手!
戰族中凡是沒有達到鬥羅層次的族人,都不在此次行動的調動範圍之內!
除了戰皇以外,戰族的大長老和二長老悉數出馬!
二十萬已經達到了鬥羅層次的戰族族人更是一個不落!
至於其他數百萬戰族,則於後方集結待命,同時集中了這段時間所收集到的全部魂石,進行統一的修煉!
如果蠻族的先頭部隊沒有兵分兩路的話,易秋還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畢竟若是數量上處於劣勢,那麼就算個體實力超過蠻族,以蠻族的瘋狂和嗜血,都必然會對戰族造成巨大的殺傷。
可隨著蠻族先頭部隊的兵分兩路,這一隻在狄羅方向的蠻族先鋒,數量已經不足二十萬。
根據太夏方面提供的情報,以這些蠻族登陸之後表現出來的戰鬥力看,盡管先頭部隊是蠻族內部挑選出來的精銳組成,可絕大部分仍然只是相當於高階武修的戰力。
差不多隻有十分之一左右的數量,可以劃歸到鬥羅的範疇,至於相當於聖靈層次的蠻族,絕對不超過一百。
最強的那名蠻族,應該是蠻族七十七蠻將之一,實力大致相當於巔峰層次的四轉聖靈。
若是這名蠻族在狄羅方向的話,易秋還真的會非常頭疼,不過情報顯示,這名蠻將帶領著差不多先頭部隊的六成左右,正在大城方向。
至於狄羅方向,則只有四成左右的先頭部隊,由那名蠻將的副官帶領,易遠圖……也在這一邊!
戰爭面前,所有人的效率都提升到了極致。
從易秋和太夏方面達成了共識,到雙方完成了初步的協同作戰的準備,這期間沒有發生任何溝通不暢的情況。
雙方都在以最快的速度,進行著這些溝通和確定的工作。
蠻族先鋒所帶來的巨大壓力,讓所有人的精神都緊繃了起來,再沒有丁點的推諉和懈怠!
就在這樣的高效配合之下,人類和蠻族之間時隔千年的第一場正面大戰,正式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