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監的回答讓周瑜的情緒徹底陷入了沉寂,默然了好一會兒,這才同馮萊說道:
“你先回吧,去準備準備,明天一早請辭,別給對方任何攻訐你的機會,只要朕提前同意你辭官歸隱,這事情也就會到此為止了,至於其他事情,你不用再理會。”
“是,多謝陛下隆恩。”
馮萊再次跪了下去,恭恭敬敬的給周瑜磕了個頭後,這才倒退著出了禦書房。
整個禦書房內頓時便只剩下了周瑜父子和老太監三人。
“事情做得如此滴水不漏,實在是讓朕有些吃驚……朕一直認為對於那易秋算是足夠重視了,可現在看來,仍然不夠!”
周瑜面無表情的說道,臉上倒是沒有多少憤怒的情緒。
自從那個徹悟的早晨之後,他原本被易秋不斷刺激的已經開始變得焦躁的情緒狀態便逐漸平穩了下來。
這讓他的思考能夠更冷靜,不至於因為沖動而出現愚蠢的錯誤。
“陛下,老奴倒不認為這件事的謀劃出自易秋的手筆,主要是和易秋之前的行事方式大相徑庭,頗有差異。
如果是易秋主持的話……或許他更傾向於直接一劍殺了馮萊和李文仲,相比於陰謀詭計,老奴認為那易秋……更相信拳頭和力量。”
老太監欠了欠身,繼續說道:
“所以這應該是易秋制定一個大的方向以及他想要達成的目標,而具體的操作則另有其人。
不過現在說這些也沒有任何用處,事情已經發生,去分析究竟是誰鈎織的,意義不大,陛下……您打算怎麼應對?”
“怎麼應對?
朕現在除了等待老祖宗突破到鬥羅之上以外,還能有什麼別的辦法嗎?”
周瑜苦笑了下,語氣聽起來很有些蕭索的味道。
“父皇,難道就任由他們這般的步步緊逼?”
周公旦忍不住開口問道。
“目前來說,只能這樣,現在易秋處於攻勢,我們能做的,唯有步步退讓。
一切的不如意,都要從當初一念之間,想要立牌坊的錯誤選擇說起,不過……悔之晚矣啊……”
周瑜搖了搖頭,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