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風堂的信,當然只能是白詩雨寄來的。
仔細的看了一遍信紙上的內容,盡管如同之前的幾封信一樣,字數並不算多,但易秋一個字一個字的讀著,所以依舊花費了一些時間。
感受著信紙上字裡行間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思念的味道,易秋很是溫暖的笑了笑,將信紙貼身放好,接著便轉身回屋,給白詩雨寫了一封回信。
白詩雨在信中並沒有說太多事情,只是告知易秋,她已經安全抵家,並且知道了大周英傑榜發生更正的事情,並且家裡她原本圈養的幾只小貓長大了許多,但依舊還記得她,所以她很開心,除了依舊想念易秋以外,並沒有什麼不順心的事情。
話語很平淡,很溫馨,沒有任何不對勁的地方,但易秋很清楚,從回到家裡的那一刻起,白詩雨便會開始面對巨大的壓力。
而在這種壓力下,她需要獨自支撐幾年的時間,一直等到他去接她。
這會很難。
但易秋在回信裡卻沒有表現出任何擔憂或者心疼的情緒,白詩雨很堅強,需要的也不是所謂精神上的支援,對於兩人來講,最重要的永遠是知道彼此過得還算不錯。
哪怕這種不錯,很多時候是報喜不報憂的偽裝。
每個人都有自己應該去做的事情,當我們無法成為對方助力的時候,那麼便只能把所有的情緒全都藏到心底,至少也不要成為對方的負擔。
知道對方過得不錯,便是一種幸福。
寫完了回信,帶著常歡一起離開了大周藥莊,然後將這封回信交到了晨風堂郡城分部,做完了這件事情,易秋便戴上了鬥笠,和常歡一起離開了郡城,往興寧城的方向趕去。
相比於來時所耗費的時間,易秋和常歡兩人一路返回的用時要少了許多。
沒有乘坐馬車,完全憑藉著自己的腳力,一路奔行下自然是風馳電掣。
進了淮水平原後,易秋根據自己的記憶,去了一趟當初放下童佳絡的村子。
遠遠的注視了一番,確定了童佳絡在村子裡的生活相當平靜,並沒有遇到任何責難後,這才繼續啟程。
易秋並沒有露面去和童佳絡敘舊一番,兩個人終究是不同世界的,以後也不可能再有任何交集。
既然如此,當然還是不再聯系的好。
每一個人在生命中遇到最多的,永遠是匆匆擦肩的過客。
所以每一個人都要習慣離別、習慣淡忘。
常歡沒有詢問易秋和童佳絡之間是怎樣的關系,只是在易秋遠遠注視著童佳絡的時候,安靜的站在一旁。
直到易秋看完,徹底放心,兩人便重新啟程,始終保持著在常歡看來是最快的速度,在淮水平原上飛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