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監開口問道。
“暫時還不需要做什麼,易家眼看著馬上就要徹底的跌倒谷底。
即便突然之間因為藥神谷的緣故,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這種提升也終歸是會停下來的,藥神谷本身決定了易家能夠回暖的上限,而只要無法找到根源,那麼易家就改變不了他們的命運。
朕已經等了這麼久,自然不在乎再多等幾年。”
周瑜揹著雙手,語氣聽起來沒有絲毫的動搖。
“可是……夜長夢多,陛下,老奴總覺得,該施之以雷霆的時候,便要施之以雷霆。
沉默和耐心,永遠是弱者才需要具備的本能和武器,一旦成為了強者,那麼就應該不留任何後患,哪怕強硬的對待會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畢竟……忍耐和等待……往往也就意味著在給敵人機會。”
老太監走在周瑜的身後,雖然是在勸說,但語氣極為的客觀冰冷,沒有絲毫的情緒摻雜在其中。
這是老太監的分寸。
周瑜給了他可以隨意說話和提供意見的權利,但他卻不能用自己的情緒影響周瑜的判斷。
所以任何話語從老太監的嘴裡說出來,只要是說給周瑜聽的,便必須絕對的客觀。
“敵人?
不,易家從來不是朕的敵人,他們只是朕的臣子,既然是朕的臣子,那麼自然便要以君命為道理!
朕之所以要給易家這麼長的時間,從朕的父皇便開始用了這麼多手段,讓他們慢慢消失,而不是以最直接的方式將他們抹去,所為的,也不是考慮易家的感情傾向,而是為了整個國家。”
周瑜依舊揹著雙手,腳步很是沉穩。
和老太監說這麼多,當然不是要和老太監解釋什麼。
身為大周天子,無論任何事情,只要是他的決定,他都不需要像任何人解釋。
但他依舊在和老太監交流,似乎對於自己此次的決定,他本身也有著一定的疑慮,所以需要透過這種交流,來堅定下自己的想法。
“一時的動蕩,大周可以承受。
一千六百年的和平已經讓國朝積蓄了足夠龐大的力量和沉澱。
這種底蘊,絕不是短暫的動蕩能夠影響的,即便是藥神谷,如果陛下您願意不計後果,至多事後讓國朝再休養生息個十年時間,而因此能夠獲得的,卻是不再有任何其他的顧慮,一勞永逸。
無論怎麼看,這個交換都很劃算。”
老太監依舊堅持自己的看法。
周瑜忽然停下了腳步,抬頭看了看天色,一時間有些怔怔的出神。
過了好一會兒,周瑜這才收回了視線,開口說道:
“朕擔心的不是國朝動蕩,國朝動蕩自然可以輕易平息,但有些東西若是動蕩起來……便有可能一步步滑向無法挽回的深淵。”
“陛下您指的是……”
“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