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裡真的是空的,空洞空間的物質極少,或者壓根沒有富整合可觀形貌,那可就糟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儉緊盯著同盟軍戰士貼著空洞介面探向外圍,那圈“火線”在擴張中好像碰到了什麼,在三五秒內便被定型,不再擴大,形成一道蜿蜒曲折的類圓形封閉曲線。
曲線的樣子和空洞另一邊映象對稱,大小上似乎一致,也就是說,空洞在其介面兩側的形狀大小是完全對應的,其任何一側的改變都會導致另一側改變。
不排除原世界對這一側單方面影響的可能,但如果是那樣,異界的位格將低於原世界,也就更難解釋明顯來自異界的操作為什麼能讓鎮魔碑下方的土層完全消失。
總不能是原世界發癲,自己把形成封印的土層連續搞沒兩次吧?
在戰士們舉火形成的光照中,可以看到,這一側的空洞邊界,也是由巖壁形成的。
“好了,我們發現了異界與原世界相同的東西。空洞邊界都會被巖壁限制,雖然不知道這些巖壁有什麼特異之處,但如果我們嘗試在空洞兩邊丟丟石頭,或許會有什麼辦法。”李儉帶著首領們抵近一處石壁,戰士們幾乎貼著石壁,為首領們舉火。
僅從形貌來看,空洞這一側的巖壁與另一邊沒什麼不一樣,它在介面終止的樣子也沒什麼不同。
“我們需要試試能不能同步進行兩邊挖掘,或者同時填上……但之前丟進空洞的土石應該都消失了?算了,先試試填土吧。”
模糊指令迅速構成精密任務,幾名金丹戰士穿過空洞介面,返回原世界待命,另有幾名戰士小心翼翼地從巖壁上挖出土石,將其丟向介面。
土石穿過介面,看不到了。
稍過一會,剛才穿過介面的戰士們又回來了,疑惑地詢問為什麼還沒把石頭丟過去。
“好了,現在起碼能說明一件事,這邊向介面丟石頭,照樣會消失。但石頭和那些樣本有什麼區別呢?它丟過去,哪怕是崩解呢?”李儉幾乎是在自言自語,同樣的思考正在戰士們之間展開。
“不,不一定是崩解。你們再過去一趟,挖點石頭丟進來,少一點也行。”
戰士們穿了過去,過了二三十秒,幾塊石頭從介面突顯,稍稍前進一陣,便在空洞內盡數崩解了。
看著原世界丟來的石頭消失,李儉敢保證這裡頭一定有什麼問題。
看起來,原世界的物質在異界只是緩緩崩解,而異界的物質在原世界則根本沒有顯現。難道異界的位格、物質屬性當真比原世界更低?
那為什麼能讓土層消失?第一次變出那麼大一個天坑也就罷了,畢竟各族還沒集中注意力,第二次讓土層消失時,就在天坑裡工作的各位金丹,可是毫無預兆地直視了空洞。
大量可能性在李儉腦海中縱橫交錯,分不清其中哪些是更貼近真相的,但毫無疑問的是,他們已經收穫了一點空洞情報。
“看來這邊的石頭對原來的世界無效。不用嘗試回填了,它都沒法穿過空洞邊界,壓根不可能回填。沿著巖壁向上,我倒要看看這地方和天坑是否對稱。”
遠征軍的戰士們貼著巖壁,不論在何處,都作一條火線上升。從空洞介面開始,每隔十米就留下傳令兵中轉資訊,按照計劃向原世界彙報進展。
從指揮中心傳來的資訊看,指揮中心目前更傾向於認為空洞介面在兩個世界之間起到鏡子的效果,異界是原世界的某種映象。
這是較好理解的模型,但受限於情報不足,映象世界猜測除了能夠滿足解釋空洞兩邊形貌對稱的現象,連預測都做不到。
李儉沿著巖壁向上飛行,或許是因為置身空洞,被空洞的矛盾感醃入味了,再加上方才所聞,異界挖出的岩土在穿過介面時就莫名消失,他越發覺得眼前的東西不真切。
想想吧,透過某個鏡面世界的入口,跳進去就能看到和原世界幾乎對應的巖壁……鏡子裡的世界總讓人覺得是虛的。
喜歡飽食終日,加點修仙請大家收藏:()飽食終日,加點修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