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陣輕快的鼓掌聲中,坐在主持人右手下位的人群中站起來一位青年軍官,他抬手敬禮,向幾方示意後放下,拿起面前的塑膠資料夾,開啟宣讀:“過去三年,根據海洋生物存量增量估計,得出必須要和海洋生物正面對抗的戰略宗旨。在第一名金丹期修仙者誕生後,曾經提出過對海洋生物建立附庸,以此消解海洋正面戰爭壓力,繼而掌控海洋生物,使海洋生物無害化的計劃。但該計劃在前期考察中,由於正面戰線戰鬥壓力過大,所派使者不能透過法術耗盡區,海洋生物也沒有表現出與我們和談的意願,故此擱置。”
李儉微微點頭,這是老新聞了,當初自己在吳會省地界到處收攏妖獸附庸時,就有專家提出過附庸海洋生物的事。但戰線上法術亂飛,恐怕誰也不敢說自己能夠穿過那條起碼數百米寬的法術對轟隔離帶——那可是修仙意義的槍林彈雨,並且是無間斷飽和式轟炸的那種。
“附庸海洋生物計劃的擱淺,其主要阻礙因素為二:不確定海洋生物是否有附庸意願;人類無法和海洋生物進行有智慧的交流。最近有探測技術的新突破,在三個月前,這項可以在混亂海域中分辨海洋生物種類的高精度探測系統投入使用。在近期戰鬥中,各個地區的沿海基地都觀察到類似的現象,即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哪怕是在原本的食物網中處於上位與下位的,依舊在戰線的另一側並肩作戰。這些分佈在各個海域的探測影象已經列印出來發給各位,可以翻到開頭的幾頁看熱力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會議室中的眾人大多將資料翻到陳和正所說的那幾頁,翻閱他說的是否是事實。
“這些觀察現象經過宣慰部專家和科學院專家共同研判,認為可以有力支援海洋生物與陸地生物同樣具備附庸意願。這為我們重提附庸海洋生物方案提供理論支援。”
“至於第二個主要阻礙因素,關於人類和海洋生物進行直接智慧交流,傳遞友善資訊,我們還沒有找到解決方法。但如果有方案,附庸海洋生物、分化海洋生物、削減戰線壓力,最終壓制海洋生物,就成了可能。這是我們申請召開會議的最終目標。”陳和正看向主持人,向中年人低頭。
“陳和正同志的介紹就到這裡。”中年人看著在場各位,“本次保密會議就是要解決和海洋生物接觸的問題。今天召集的人員,你們應該看得出來,沒有正經科學家在場。科學方面的專家們有他們自己的會議要開,當然,一些技術支援他們會幫我們做,不過海洋正面戰爭畢竟是軍事方面的內容,有些條件科學家們接觸不到,你們接觸得更多,最基礎的思路,天馬行空的思路,希望各位同志能在本次會議上碰撞出來。接下來一段時間,準備一下頭腦風暴,什麼思路都行。”
中年人話音一落,兩旁坐著的諸多將校便踴躍發言。
“調動足夠強的戰力,穿過法術耗盡區,與海洋生物交流。”
“採集聲音,向海洋生物傳送大規模短週期的簡要資訊,搭建交流渠道。”
“聲吶可以改。”
“雷達是不是也有可能?有沒有海洋生物可以接收調製後的光學訊號?”
“利用法術耗盡區,多次釋放同一型別法術,打明碼,讓海洋生物認識。”
會議室裡熱熱鬧鬧地提了不少意見,雖然有些意見在物理上就很難行得通,有些意見還需要對方也提前擁有交流意向,但這畢竟是頭腦風暴環節,要的就是一個快字,指望的是在短時間內榨出所有想法,而不會主動選擇某個想法是否合適。
有不少軍官鍾情於在法術耗盡區做文章,他們認為法術耗盡區作為兩邊防區夾著的火力網,來自海洋生物的觀察一定多,只要能在這片空間引起妖獸注意,和海洋生物建立聯絡渠道是板上釘釘的事。
還有些軍官打算繞過法術耗盡區,利用空投、遠端制導傳遞資訊是他們提出的意見。
還有一些軍官的意見相當婉轉,拿出的思路拐了幾道彎,放在頭腦風暴裡不由得讓人懷疑,他們是不是在會議開始之前就知道今天要討論什麼。這幾位的想法是,如果人類繞不過去,那就找妖獸,找水裡的魚。反正內河裡頭也有妖獸,也有妖魚,這幫妖魚和人類之間可沒打出法術耗盡區這樣的生命嘆息之地,抓幾個活口簽了金丹契約,讓它們死心塌地作人族使者,丟到海里頭讓海洋生物和它們交流,人族權當是戴了白手套,這還不容易麼。
一陣頭腦風暴後,中年人喊停程序,將剛才記下的思路唸了一遍——這位卻也功力深厚,自己承擔會議記錄的要務,方才但凡是參加頭腦風暴的發言,全被他一人一筆寫了下來。唸完,詢問在場各位,是否有沒有記錄的內容。
眾人搖頭,主持人宣佈,本次保密會議內容將交給顧問與參謀提建議,請各位與會人員注意保密,等待下次會議召開。
散會的瞬間,李儉被踢出通道,目視ui在一陣卡頓後重新亮起,顯示出比賽會場的樣子。
李儉:不是,我尋思我也沒發言啊,也沒指定我發言,拉我進去幹什麼?
喜歡飽食終日,加點修仙請大家收藏:()飽食終日,加點修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