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玩意沒有參考,自己該咋辦?
拎著槍和彈藥箱去野外找變異動物狩獵,就算自己確實槍法很好吧,什麼風格比較適合這類活動?
火器狩獵要追尋生物活動蹤跡,尋找自己拿得下的動物進行狩獵。但自己的任務顯然不適用這套狩獵風格。部隊給的指令是應殺盡殺,從自己現有的體能來看,他們也沒覺得自己“吃不下”變異後的猛獸。
但槍炮終究是自己用的不熟的玩意,而且彈藥箱……從以前知道的訊息來看,步槍、機槍的高射速都是吃子彈的大戶,拖一兩個彈藥箱真的夠打一天嗎?
而且槍管也需要各種散熱,像自己這樣沒什麼槍械知識又體能莫名爆棚的人,被要求放開了打,槍管得被打到融化吧?
總得備一點槍炮之外的武器,用於防身。
李儉琢磨著:“老張,我外出訓練的時候,能給我準備點冷兵器嗎?”
“冷兵器?哦,你怕光是槍不夠用啊。可以是可以,不過你得提前說,制式兵器給你,估計不夠用。”
“那你幫我想想,我出門帶啥冷兵器防身好使。”
這一下,把張博學問住了。
李儉還是第一次看到張博學思索得如此苦惱,上一次看到接近這般表情的,還是張博學意識到自己待遇被扣的時候。
短時間內,老張應該指望不上了。
李儉自己也想不出。十八般兵器樣樣都不是省油的燈,都是經過長期人類實踐——包括和人戰鬥與非人的戰鬥——留下來的瑰寶。
他又沒練過武,最近只是跟著蒙星霖學習了一番適合自己的打法罷了,真要琢磨用什麼冷兵器防身,還是要交給專業人士考慮。
李儉也不是沒想過,蒙星霖教了他徒手格鬥的方法,是不是有傳說中傳統武學對應的兵器戰法。比如拳槍相化啊、拳棍相似之類的。
奈何,蒙星霖教他打法的時候就說了,這套徒手格鬥方法只是從他個人運動模型衍化出來的,和什麼冷兵器戰法都不沾邊——除非再按照個人運動模型搓一套冷兵器打法。
既然自己想不通,那就不要想了。
“立刻進行一次靈機排斥實驗咯。”李儉按照實驗流程,將自己的手指伸向靈機,帶動儀器運動,記錄產生相同阻力需要的電流大小。
靈機,再次融合了。
……
李儉被聞訊趕來的研究員架離儀器,只能站在一旁看他們搗鼓。
“設計的時候接入全自動系統真是做對了,這下什麼資料都記錄齊了。”圍著儀器的人群裡,不知是誰蹦出了這麼一句話。
李儉:啊,所以如果沒有全自動系統的話,我剛才獨自進行實驗,就可能丟失資料是吧?
“立刻重新凝聚靈機,測定起始排斥距離和絕對排斥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