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是運輸物料的大貨在道路上賓士,要麼就是渣土車和工具車在滿街亂跑。剷車、挖機之流,入目比比皆是。
它們一副飽經風霜的樣子,沾滿了土灰,在一舉一動間發出震撼人心的聲音。
隔音牆在這樣廣闊且繁忙的工地旁都失去了本應具備的作用。哪怕還沒有透過大門步入永久聚居區,李儉的耳朵都有些受不了了。
而且揚塵問題未免也有些過於嚴重了,水泥路面原本的蒼白色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泥土的顏色。
黃泥沙鋪路還算是好的,但大地還有些其他顏色的土壤。
就如同李儉永遠也不能理解精神病是怎麼想的一樣,他也不能理解為什麼這裡會有紫色的泥沙因施工而被鋪撒在道路上。
李儉願意相信,此時如果有一架無人機從這片工地上掠過,它將看到一片大地被翻開後展露內心的圖畫。
大門正敞開著,十幾名士兵在維持秩序的同時操作機器,讓透過檢疫的倖存者們一個個排隊進入永久聚居區。
前頭的學生向後傳話:“把身份證或者臨時一卡通拿出來。”
“收走耳機之後,就連傳遞資訊都只能使用口口相傳的方式了。”黃承志從兜裡掏出身份證。
“如果你的手機還有電,這裡還能支援訊號服務的話,你也可以試試用手機通訊。”李儉也跟著掏出了身份證。
“算了吧,這都多少天了,手機早沒電了。也沒人會在這個時候用手機給我發訊息。”黃承志笑了笑。
……
隊伍慢慢地透過機器,透過大門。這裡的人流量應該很穩定,李儉回望了一下,發現排在大門前的隊伍就如他們剛剛開始排隊那樣,總量上並沒有減少。
看來,這處大門的通行速度,僅僅是由大門處的人機互動速度決定的。
當李儉站在機器前的時候,他覺得這就像是高鐵站裡讓人站著透過安檢的機器,沒有什麼別的特色。
不過士兵就站在旁邊,並索取他的身份證件。
這就和高鐵站有一點點微妙的不同了,畢竟在高鐵站過安檢,檢查身份證和過安檢會被拆分在兩個空間進行,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拿著身份證在安檢門旁邊的感應器上刷一下,再讓李儉跨步走過去。
身份證又被遞交回來,拿身份證計程車兵和讓他過安檢門計程車兵並不是一個人,李儉確信自己並沒有和索取自己身份證計程車兵對上目光。
所以這張身份證只是拿去刷一下機器的,是嗎?
透過大門,才算是真正進入了永久聚居區。
還在大門外的時候,李儉便覺得工地很吵。進了大門後,李儉只覺得更吵了。
由於最前頭的引導者——已經從部隊的戰士變成聚居區內的文職人員——並沒有下達可以解散的指令,而且現在也不知道自由活動該去哪裡,並沒有人傻乎乎地離隊,只是跟著隊伍往聚居區深處走。
李儉的方向感不算弱,他知道隊伍確實在向聚居區的深處走,但周圍的景象並沒有發生過實質性的變化。
他們只是從一片工地來到另一片工地,再從這一片工地到那一片工地。
入目所見,九成以上都是正在破土動工的場景,與施工有關的車輛在街道上到處穿行。說真的,在自己徒步還不知道會去哪的時候,身邊開過去起碼二百多輛工程車輛,就會讓人很想喊停一輛,讓一輛有緣的工程車載自己一程。
不過現在脫離隊伍顯然是很不明智的行為,哪怕他們已經在滿是工地的永久聚居區中走了十多分鐘,他們依舊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是要被帶著去哪。
終於,在徒步了三十多分鐘後,他們拐過重重工地,在一片熱火朝天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片已經投入使用的建築群。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裡大概是剛進永久聚居區的倖存者們的集散地,李儉能夠發現,成規模進入這片建築群的人流幾乎都只來自一個方向,而走出這片建築群的成規模人流則被帶著前往四面八方。